第128章 商君遇刺(第1/2 頁)
秦宮深深,庭院內繁花似錦,嬴渠梁處理完朝政,信步走向後宮。此時的他,自嬿筠入宮,仿若在冷峻的帝王生涯中尋得了一抹溫柔亮色,心中滿是期待。
踏入寢宮,只見嬿筠身著一襲素錦長裙,烏髮如雲,正臨窗而坐,手中捧著一卷竹簡,專注研讀。陽光透過雕花窗欞,灑在她的臉龐,仿若為她鍍上一層光暈,美得如夢似幻。
嬴渠梁輕輕走近,從身後環抱住她,柔聲道:“愛妃今日又在研讀什麼佳作,這般入神?”
嬿筠回首,眼中閃過驚喜,淺笑盈盈:“陛下,臣妾聽聞朝堂上正推行變法,心下好奇,便尋了些書卷來了解一二,想著若能為陛下分憂,也是臣妾的福分。”
嬴渠梁心中一暖,將她摟得更緊:“愛妃有心了,此次變法,關乎秦國興衰,雖艱難重重,卻勢在必行。”
朝堂之上,商鞅昂首而立,手中竹簡展開,聲如洪鐘:“陛下,欲強秦,必革新。當下戶籍混亂,人口流動難控,致使賦稅不均、兵源難覓。臣提議改革戶籍之制,清查人口,令百姓各歸其籍,按戶納賦徵兵,如此方能使國力有序凝聚。”
殿下貴族們聽聞,頓時一片譁然。一位老貴族顫巍巍起身,滿臉怒容,花白的鬍鬚因激動而微微顫抖,他瞪大了眼睛,指著商鞅吼道:“左庶長此舉,莫不是要攪亂我大秦傳承百年之根基?我等世族,向來有自行管理封地人口之權,這般清查,是欲奪我等權益!”
商鞅目光如炬,直視那老貴族,身姿挺拔,毫無懼色,鎮定自若地回應:“大人,時代更迭,舊制已桎梏秦國發展。若不釐清戶籍,稅賦從何而來保障軍資?兵源又怎可充實以御外敵?今時不同往日,當以大局為重。”
嬴渠梁端坐於王座之上,目光掃過群臣,威嚴開口:“商愛卿所言,正合朕意。變法之事,勢在必行,諸卿無需多言。”他語氣堅定,不容置疑,滿朝文武皆知,君王既已決心如此,此事便絕難更改。
緊接著,商鞅又提出實行連坐法:“鄰里之間相互監督,若一家犯法,鄰伍連坐。如此,可保社會治安,令奸邪無所遁形。”此言一出,朝堂更是炸開了鍋。
“荒唐!這豈不是要讓我等百姓終日惶恐,相互猜忌?”有臣子高聲反對,漲紅了臉,額頭上青筋暴起,顯然是氣憤到了極點。
商鞅卻鎮定自若,微微揚起下巴,眼神中透著自信:“諸位只看到嚴苛,卻未瞧見其中益處。秦國治安混亂久矣,盜匪橫行,民不聊生。連坐之法,可使百姓自律,共保一方安寧。初行或有不適,時日一久,成效自顯。”
嬴渠梁微微點頭,再次出言支援商鞅:“法令既定,當嚴格施行。朕相信,短痛可換長利。”
在民間,起初百姓聽聞這些變法舉措,亦是議論紛紛。集市上,幾個百姓圍坐一處,談及連坐法,有人面露憂色,眉頭緊鎖,輕聲嘆息道:“這連坐法一來,以後鄰里間說話做事都得小心,稍有不慎,恐惹禍上身。”
旁邊一位老者卻捋著鬍鬚,目光深邃,緩緩說道:“後生,莫只看眼前難處。如今這世道,盜匪猖獗,夜裡都不敢安心入睡。若真能靠此法肅清匪患,度過安穩日子,倒也值得。再說,那戶籍清查,聽聞以後賦稅能公平些,不再讓咱們窮人吃虧,總歸是盼頭。”
果不其然,隨著變法推行,成效逐漸顯現。街巷之中,往日常見的流氓混混銷聲匿跡,百姓夜行不再擔驚受怕。官府徵兵處,更是熱鬧非凡,許多年輕力壯的普通百姓踴躍報名。
一位名叫白原的中年男子,家中世代務農,此刻他站在徵兵隊伍中,眼中滿是憧憬,握緊了拳頭,興奮地說道:“我聽聞了,如今戰場上,只要英勇殺敵,憑軍功就能封爵獲田,往後家裡人都都能過上好日子,我定要拼上一拼!這要是我兒子白起長大,有這等機會,肯定能闖出大名堂。”
夜幕降臨,秦宮燈火搖曳。嬴渠梁處理完政務,回到寢宮,嬿筠早已吩咐宮女準備了他最愛吃的點心,還親手斟上一杯溫酒。
嬿筠迎上前,接過嬴渠梁的披風,輕聲道:“陛下,今日辛苦了,快嚐嚐臣妾為您準備的點心。”
嬴渠梁拉著她的手坐下,笑道:“有勞愛妃,每見你這般貼心,朕的疲憊便消散許多。”
二人相對而坐,邊吃邊聊,談及變法,嬿筠目光中滿是關切:“陛下,聽聞變法觸動了不少貴族利益,臣妾擔心他們會有異動,陛下千萬要小心。”
嬴渠梁輕輕撫摸著她的手,安撫道:“愛妃放心,朕已有防範。此次變法,百姓擁護,是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