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天子祭肉(第1/2 頁)
公元前 360 年,年僅22 歲的嬴渠梁,身著華麗的王袍,端坐在秦國宮殿的龍椅之上,目光如炬,透露出一種超越年齡的沉穩與睿智。
大殿之外,周顯王派遣的使臣正緩緩步入,他手持一柄鑲嵌著寶石的精美玉盤,盤中靜靜地躺著一塊色澤鮮亮、香氣撲鼻的祭肉。這塊祭肉,不僅代表著周王室對秦國的認可與尊重,更象徵著秦國在諸侯國中的地位與榮耀。
隨著使臣步入大殿,整個宮殿瞬間安靜下來,只聽得見使臣沉穩的腳步聲和嬴渠梁的心跳聲交織在一起。使臣恭敬地走到大殿中央,雙手將玉盤高高舉起,那祭肉在陽光的照耀下,彷彿散發著金色的光芒,顯得格外神聖。
嬴渠梁的目光緊緊鎖定在那塊祭肉上,他的眼神中既有激動,又有自豪。他緩緩起身,走下龍椅,步伐穩健而莊重。他接過使臣手中的玉盤,那一刻,他的雙手似乎能感受到周王室對秦國的期許與信任,這份沉甸甸的責任感讓他更加堅定了要將秦國建設成強國的決心。
他輕輕地將祭肉放在身旁的案几上,目光再次掃視整個大殿,彷彿在向在場的每一個人傳遞著一種堅定與自信。
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寡人定不負周王室的厚望,必將帶領秦國走向更加輝煌的明天!”
大殿內頓時響起一片掌聲與歡呼聲,這一刻,嬴渠梁與秦國的命運緊密相連,共同書寫著屬於他們的輝煌篇章。
待使臣退下,嬴渠梁獨自回到書房,還未坐定,便有侍衛通報:“君上,衛鞅求見。”嬴渠梁眼中一亮,忙道:“快請。”
衛鞅大步邁入,行禮後,嬴渠梁抬手示意他起身,迫不及待地問道:“衛鞅,你今日前來,可是變法之事有了新進展?”
衛鞅微微皺眉,憂心忡忡地說:“君上,今日周王賜肉,此乃秦國之幸,卻也暗藏波瀾。臣聽聞,魏國對此已頗多微詞,其國內不少大臣在朝堂上公然議論,稱秦國不過是得了周王一點甜頭,實則根基尚淺,不足為懼。”
嬴渠梁一聽,猛地一拍桌案,站起身來,怒喝道:“哼,魏國向來自恃強大,對我秦國多有打壓之心。他們既如此小瞧秦國,朕便要讓他們瞧瞧,秦國崛起之勢已不可阻擋。衛鞅,你所謀劃的變法,如今籌備得如何?”
衛鞅神色一凜,挺直腰桿,回道:“君上,各項事宜已在緊鑼密鼓籌備之中。只是,欲行變法,必先破除舊制,打破貴族們的世襲特權,這其中阻力不小。就如推行縣制,讓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地方,舊貴族們定會拼死阻攔,畢竟這觸及了他們世代掌控地方的根基。”
嬴渠梁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決然:“貴族們若只知守著自家那點私利,不顧秦國大局,朕絕不姑息。衛鞅,你放手去做,有朕為你撐腰,任何膽敢阻礙變法之人,朕必嚴懲。”
衛鞅心中一暖,拱手道:“謝君上信任。變法之路雖艱難,但臣有信心,只要能讓百姓切實看到變法的好處,得到他們的支援,便能一路向前。就如獎勵耕織,百姓們辛勤勞作能得賞賜,辛勤墾荒,糧食充足,秦國何愁不興?”
嬴渠梁踱步沉思片刻,停下腳步,看著衛鞅說道:“嗯,百姓乃國之根本,讓百姓富足,秦國才有底氣。不過,在這過程中,也要謹防他國暗中使壞,煽動民心。”
正說著,侍衛又報:“君上,玄奇姑娘求見。”嬴渠梁微微一怔,旋即道:“請她進來。”
玄奇入內,見衛鞅也在,先是微微行禮,然後看向嬴渠梁說道:“君上,今日周王賜肉一事,已傳遍諸國。墨家雖不涉朝堂紛爭,但也關注各國局勢。我此次前來,是想告知君上,墨家聽聞秦國欲行變法,對其中涉及的一些民生、技藝推廣等方面,願略盡綿薄之力。譬如在農耕水利上,墨家的機關巧匠可助力秦國興修水利,提高灌溉效率,讓莊稼得以茁壯成長。”
嬴渠梁面露喜色,快步走到玄奇面前,說道:“玄奇,你來得正是時候。秦國正需各方助力,墨家若能在這些關鍵之處援手,那是秦國之福。衛鞅,你與玄奇姑娘多商討商討,如何將墨家技藝與變法事宜緊密結合,讓秦國更快地強大起來。”
衛鞅拱手應道:“臣遵旨。玄奇姑娘,還望多多指教。”
玄奇淺笑回應:“衛鞅大人客氣了,你為秦國謀劃變法,殫精竭慮,玄奇欽佩不已。墨家與秦國,若能攜手共進,必能為這亂世帶來新的生機。”
嬴渠梁接著說:“玄奇,你能如此為秦國著想,朕甚為感激。不知墨家還有何具體想法,可暢所欲言。”
玄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