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穿越三國之黃巾天下 > 第8章 漢代兵制

第8章 漢代兵制(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穿成獵戶後我養了未來首輔戲說嬴政天子寧有種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鐵道:此生只為知更鳥楊建波唐朝風雲傳奇崩鐵:是藏劍不是魔陰身情牽盛世戀歌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祖龍修仙我監國?上朝簽到人物卡人在錦衣衛,開局領悟洗髓經三國:從佃農開始橫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皇帝年少,我從安南開始挽天傾趣翻三國之軍師有奇謀

張亮搖了搖頭,把這些想法拋在腦後。

然後看向大家說:“這次消滅了縣裡兩個什的官兵,他們肯定會來報復我們。我們要做好萬全的打算。”

張虎在一旁不屑的說道:“縣城一共就一個隊(五個什)的官兵,今天咱們解決了兩個什的官兵,他們還剩下三個什的官兵。他們還有縣城要守,哪還有人來對付我們啊。”

張亮:“……”

怎麼回事?縣城裡一共才五個什的官兵,這要有人造反怎麼辦,這點人根本不夠看的啊!

看到張亮不懂,其他人也沒什麼奇怪的,畢竟是個十三歲的孩子嘛。打仗有點頭腦沒問題,可是如果啥事都知道的話,你可就太妖孽了。

大傢伙也都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把自己知道的一股腦全都說了出來,張亮也聽明白了。

原來潁川郡 有17個縣,郡守在陽翟縣(今河南禹州)城裡。

除了陽翟縣外還有陽城、輪氏、郟縣、父城、潁陽、襄城、昆陽、舞陽、定陵、郾縣、臨潁、潁陰、許縣、新汲、鄢陵、長社這十六個縣。

而漢代的兵制是以二與五的倍數來計算的。

最基礎的單位為伍,每五個人有一個伍長;

兩個伍為什,每十個人有一個什長;

五什為隊,每五十個人有一個隊率;

兩個隊為一屯,每一百人有一個屯長;

兩個屯為一個曲,每兩百人有一個軍侯;

兩個曲成一部,每四百人有一個軍司馬。

通常每五個部為一個營,即為一獨立的作戰單位,通常統軍者乃將軍或是校尉。

整個漢王朝除了邊塞縣城分佈3000——5000不等的兵力外。內地郡縣的的郡國兵其實不多。

就拿潁川郡來說,整個潁川郡一共有一個營(2000人)的官兵。一個郡還不如邊塞一個縣兵力多。

郡守治所陽翟縣有兩個部(800人)的官兵,一部(400人)防守,一部(400人)機動,兩部輪番交替。剩下三個部(1200人)的官兵分佈在其他16個縣,根據縣城大小分別分佈一個屯(100人)或一個隊(50人)的官兵。

原來東漢時期,徵兵制被廢除,募兵成為主要集兵方式。

募兵制盛行的結果是,國家以錢徵集兵員,加重財政負擔。如果農民長期離開土地,就會影響農業生產發展。

應募者對將領成依附關係,演變成私家部曲,造成地方勢力膨脹,為軍閥的形成提供了方便。

等到了東漢末年,各種訓練制度荒廢,地方郡國兵、京師兵皆無訓練,戰鬥力明顯下降。

武器裝備是戰爭的工具,也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

張亮心想:怪不得黃巾軍剛開始時勢如破竹,幾個月的時間拿下了大半個中原。原來不是黃巾軍太強悍了,而是縣城裡人官兵太少了。

可嘆自己剛開始,還覺得黃巾起義的失敗,是因為張角分兵取各州郡的決策呢。

看來張角的策略是沒問題的,那黃巾軍失敗的問題就只能是唐周告密了。正是因為唐周的告密,逼得張角還沒做好準備就提前起事了,使得各渠帥們沒及時將地盤連成一塊,被朝廷挨個拔除了。

想到這裡張亮說道:“縣城這麼少的兵力,要是有人造反,不是很容易嗎?”

眾人:“……”

你這孩子咋張口造反,閉口造反呢?

張三爺說道:“四十年前,泰山郡還真有過叛亂。那時我和你現在差不多大,所以記得清楚。

當時有一夥盜匪常年盤踞在泰山地區叛亂,而當時泰山郡只有一千人,根本平不了叛亂。

後來原荊州刺史李固得罪了大將軍梁冀,被大將軍梁冀調任泰山郡守,李太守到任後,全部將沒用的郡兵罷遣回去種田,只挑選留任有戰鬥力的百多人,用恩信招誘盜賊投降。不到一年就平定了。”

還真有頭鐵的造過反???

可惜是小打小鬧,明年才是真正驚天動地的叛亂。眼看就要入冬了,明年三月黃巾軍開始起義。還有半年的時間準備。

思罷,張亮看了大家一眼,起身說道:

“我們這次殺了二十個官兵,已經被官兵列為叛賊了。所以大家都不要大意,要防備官軍來攻打我們。

舞陽縣城裡官兵不夠,可陽翟有800人啊,即使調一部官兵前來,也是有400人啊。可我們村就我們20個青壯年,根本沒有勝

目錄
什麼?女帝也是穿越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