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各方的反應(第1/3 頁)
崇禎十六年十一月十四,一個充滿故事的日子。
首先,工部給沈戰造的一千支遂發槍造好了。
說好的每槍配發300枚紙殼子彈,工部只交付了一半。
這事不差錢兒,沈戰錢給得很足。
差的是時間,工部承諾五日內交付剩餘的子彈。
“全體練槍!”沈戰一聲令下,一千多錦衣衛快速適應起了新槍。
“砰!砰!砰!”
靶場上頓時熱鬧起來。
“此槍甚是神奇,竟然不用燃燒的火繩就能點燃火藥!”
“這有效射程才叫神奇,比軍用的鳥銃遠了二十步(30米),達到了一百步(150米)!”
“我覺得最神奇的地方是這個槍的殺傷力,即使是重騎兵和重步兵估計都扛不住!”
沈戰手下的錦衣衛們一邊練槍一邊抒發著各自的感慨。
沈戰在靶場上看了一會兒後基本滿意,自己的兵悟性還算可以。
但是一千多人誰也沒有發現遂發槍+紙殼子彈最大的優勢是什麼。
“杜寒,把槍法最好的兵給我叫過來!”沈戰吩咐道。
“喏!”杜寒很快叫來了麾下槍法最好的兵。
“小人李鐵牛參見千戶大人!”一個黝黑精壯的漢子來到沈戰面前。
沈戰將一杆鳥銃扔給了李鐵牛,這是大明軍火器營的制式準備。
而他自己則拿起一支新造的遂發槍。
二者從外形上看沒有太大的區別,那就得在實戰中見真章了。
“李鐵牛,用你最快的速度射擊十發。
五十步距離上的人形靶不能低於十中六。
打好了本千戶賞你50兩銀子。
打不好本千戶賞你十軍棍。
聽明白了嗎?”
“小的明白,千戶大人就瞧好吧!”提到自己的強項李鐵牛顯得自信滿滿。
看到千戶大人要跟一個小兵比槍法,校場上的錦衣衛們紛紛圍過來觀看。
“開始!”杜寒向下揮手的同時大喊道。
“砰!”沈戰快速裝填彈藥,然後率先開槍。
五十步以外的一比一人形靶被沈戰這一槍打中了胸部。
“好!”圍觀的錦衣衛們齊聲喝彩。
軍中最重武功,槍打得快打得準就是硬功夫。
“砰!”李鐵牛的動作稍慢,但也擊中了人形靶的軀幹。
“好!”圍觀的錦衣衛們又是一陣喝彩。
“砰!”沈戰再中。
“砰!”李鐵牛也中。
二人的命中率都保持在八成以上,這在古代已經算得上神槍手了。
也不想想他們用的啥槍,比現代槍械落後了好幾百年呢!
沈戰和李鐵牛的比試還在繼續,但是校場上的喝彩聲卻越來越小。
不是二人打得不準了,而是眾錦衣衛都發現了一個令人驚恐的事實。
在命中率相同的情況下,李鐵牛開三槍,沈戰剛好能開四槍。
當李鐵牛開完十槍的時候,沈戰先他一步完成了第十三次射擊。
在事實面前沈戰已經不需要多做解釋了。
李鐵牛是錦衣衛隊伍裡有名的快槍手。
即使這樣沈戰的射擊速度也比他快了30。
這意味著什麼在場計程車兵們全都懂。
在戰場上單兵射擊速度的提升意味著軍隊火力密度的提升。
這對敵人來說簡直就是一場災難。
至此,遂發槍跟當下主流的火繩槍相比優勢便顯而易見了。
第一,遂發槍射速更快。
第二,遂發槍射程更遠。
第三,遂發槍殺傷力更大。
第四,遂發槍不需要明火。
望著校場上一群激動的錦衣衛,沈戰的心情很沉重。
“弟兄們,遂發槍這玩意不是什麼新鮮事物。
早在二十年前工部的匠人就把它研究出來了。
但是研究成現在這樣需要耗費大量的銀子。
批次生產也需要大量的銀子。
而咱們大明的銀子去哪了你們心裡都清楚。
所以說,再過二十年大明的將士也沒機會用上這樣的好槍。
今兒個本千戶開恩,一人賞你們一支好槍。
有了這樣的好槍,建奴和流賊在咱們面前全是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