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朱純臣的罪證(第1/2 頁)
成國公的第二項罪名是偷稅漏稅。
他的偷稅漏稅可不是小打小鬧,而是動搖國本那種。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朱純臣作為一等國公霸佔的土地太多了!
勳貴手中的地有兩種。
第一種是歷代皇帝賞賜給他們的,這種地終身免賦,可以光明正大的不交稅。
第二種是勳貴利用各種手段從普通百姓手裡奪來的。
這種地是要正常交稅的,否則國家的財政就有崩潰的風險。
沈戰提交給崇禎的密報中是這樣寫的:
成國公朱純臣名下共有耕地14萬畝。
其中4萬畝為皇家賞賜,另外10萬畝全是朱純臣私佔的。
這10萬畝被強行霸佔的田地連一個銅板的稅都沒交過。
這種狀況持續了整整十六年。
為了方便崇禎理解,沈戰直接把朱純臣這16年偷稅漏稅的總額貼心地算了出來。
八十萬兩銀子!
不要以為這是一個小數目。
如果大明的勳貴們都向朱純臣這樣幹,每年少交的稅款至少有幾百萬兩白銀。
實際上眾勳貴就是這樣乾的。
崇禎末期全國一年的稅收才多少,區區300萬兩白銀!
國家定下的徵稅計劃是2000萬兩白銀/年,實際上只能收上來300萬兩。
大明的崩塌始於財政的崩塌。
請問少收的稅都去哪了?
第一,藩王拼命佔地但是不交稅。
第二,勳貴拼命佔地但是不交稅。
第三,士紳地主拼命佔地但是不交稅。
第四,江南商賈富可敵國但是不交稅。
這些有錢人全都不交稅朝廷的官員們能同意嗎?
答案是官員們同意,因為他們參與了分贓。
從上到下所有的人都在壓榨底層農民。
底層農民的稅率從二十五稅一逐漸上漲到十稅一。
隨著軍費開支的增加又漲到了五稅一,三稅一。
當農民的賦稅標準漲到十稅六的時候他們再也活不下去了。
於是,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席捲了大半個明土。
農民們造反的根源在哪裡,想必不說大家也明白了。
像朱純臣這種超級大地主偷稅漏稅,其本質就是在拆崇禎的家。
崇禎除非家都不要了,否則必殺朱純臣。
朱純臣的第三項罪名是貪腐,倒賣軍資。
在朱純臣擔任京營總督期間,他幹了兩件大事。
一是貪墨軍餉,二是倒賣軍資。
京師三大營實際人數四萬,朱純臣報給崇仁皇帝的人數是八萬。
崇禎傻不拉幾地按照八萬人標準給朱純臣發餉。
朱純臣貪了一半還不滿足,他還要剋扣士卒的糧餉。
訓練費用也是一筆大錢,朱純臣直接把銀子往自己兜裡一裝就算完事。
他朱純臣手底下的兵壓根就沒有訓練這個節目。
京師三大營四萬人,按規定人人都應該熟練操作火繩槍。
實際上呢,有一半的人連槍都沒摸過。
大明打建奴的主要武器就是火槍,結果大明計程車兵沒摸過槍,何其諷刺!
再說倒賣軍資的事情。
盔甲,刀、盾、槍、弩這些東西京營都是按照八萬人的標準領的。
朱純臣直接將六萬人份額的武器裝備賣給了八大晉商。
八大晉商再轉手賣給建奴。
建奴計程車兵拿上這些大明工部出產的武器來大明的土地上燒殺搶掠。
你就說朱純臣該不該死吧!
而朱純臣也只是大明官場的一個縮影而已。
歸根結底這些屁事都跟崇禎的無能有關係。
要是朱元璋和朱棣那樣的雄主在世,借官員們一百個膽子他們也不敢這麼玩。
王承恩幫崇禎順過了這口氣,崇禎這才有心情看向沈戰。
“沈戰,密報上的內容是否屬實。
每一項罪名的人證和物證是否齊全?”
沈戰早有準備,他怎麼可能打無把握之仗。
“啟稟陛下,成國公的罪證全部屬實。
臣令人秘密抓捕了成國公府的賬房和京郊管事。
這些都是跟著成國公多年的老人兒。
成國公的機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