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明抄家王 > 第39章 史可法守城四策

第39章 史可法守城四策(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秦朝歷險記斬神:我神級選擇,林七夜麻了四合院:我在火紅年代悠閒度日我今年八歲,前來酸棗會盟綜漫:逍遙客林鵬的宋朝之路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頓黑打!乖軟宿主!釣懵了末世偏執怪物現代魂耀古:宇軒傳奇錄水滸之書生王天下明朝皇帝往事四合院:重生54,開局成為戰神重生辭官:祝她和白月光鎖死趙匡胤演義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四合院:開局請何大清迴歸高衙內的恣意人生哎呦,誰家權臣抱著昏君親呀大明抄家王穿到古代後我成了小哥兒

關於如何守住北京城,史可法向崇禎皇帝獻上了四條計策。

第一計,招收民兵。

第二計,堅壁清野。

第三計,加強軍備。

第四計,打持久戰。

史可法是明末著名的守城大師。

連最精銳的滿清八旗都曾在史可法鎮守的揚州城磕掉了滿口門牙。

最後要不是南明政府內鬥史可法得不到支援,估計清軍能哭死在揚州城下。

在崇禎期待的目光中,史可法開始詳細解釋他的第一計,招收民兵。

“陛下,以臣對李自成的瞭解此人極擅攻城。

然其攻城的方法卻極為簡單粗暴,那就是用流民士兵的性命去堆。

流民雖是烏合之眾,然殺死他們同樣會消耗守城軍的兵力。

按照一比五的戰損比計算。

每殺掉五個流民士兵就要損失一個守城士兵。

那麼請問,如果李自成率領百萬大軍抵達北京城下。

我們需要準備多少士兵讓對方消耗呢?”

“這……”崇禎皇帝和滿朝文武都凌亂了。

按照史可法的說法,北京城至少要準備20萬大軍才能經得起流賊大軍的消耗。

否則真的會讓對方拿人頭給堆死。

問題是算上黃得功的四萬二千援軍,京城也才八萬多兵。

這個人數差距也太大了吧!

戶部侍郎沈維炳出列說道:

“之前討論山西寧武關守城戰之時。

大家都認可週遇吉能打出1:10以上的戰損比。

為何到了史尚書這裡戰損比就變成了1:5。

難道說史尚書守城的本領遠遠不及那周遇吉?”

不得不說這戶部的侍郎是真多。

原本的定額是兩個侍郎,結果現在一下子搞出來五個。

主要還是大明的戰事太多了,因此各部官員全都超員,否則人手壓根就不夠用。

戶部五個侍郎,兵部四個侍郎,每人各管一攤,這就是大明的現狀。

奇葩的是每人都管不好自己那一攤,但扯犢子的本領卻一個賽過一個。

史可法的臉上全是譏諷。

“我且問沈侍郎一個問題。

寧武關左右兩側皆為山脈。

只有中間一段狹窄的區域是城牆。

北京城是一座城池,光是內城的周長便接近36裡。

二者在防守難度上有什麼分別?”

“本官不知,本官只知道守城一方死人少,攻城一方死人多!”沈維炳大言不慚地說道。

“不知你就閉嘴,沒人當你是啞巴!”史可法一點都不給對方留臉。

“你……”得,又一個戶部侍郎被氣吐血了。

要不怎麼說文人誤國呢。

明明不懂的事情就是要站出來插一槓子。

當真是要多壞菜有多壞菜。

史可法懶得繞彎子,他直接說出了結果。

“北京城沒有20萬左右的守城兵必被李自成用人海戰術給堆死。

因此我們第一項要做的就是徵兵。

徵精銳士兵不現實,但徵十萬民兵還是沒問題的!”

京師有百萬百姓,臨時徵召十萬民兵確實沒問題,史可法並非無的放矢。

前提是有足夠的銀子。

徵兵不發餉,純屬耍流氓。

戶部侍郎王正治立刻站出來反對:

“陛下,臣反對。

臨時徵召的民兵一不會放槍,二不會射箭。

甚至他們連軍官的號令都聽不懂。

這樣的民兵只能添亂,對守城毫無幫助!”

“然也!”

“王侍郎所言即是!”

“招民兵同樣要花錢,此乃空耗錢糧之計也!”

一群狗逼不懂的文官們立刻附和王正治的說法。

武官們全都氣得要死,奈何他們的嘴皮子不行,不知如何表達自己的觀點。

“史愛卿,這……”崇禎沒主見的老毛病又犯了。

崇禎判斷事情的邏輯:誰的聲音大誰就有理,不然他的聲音為什麼那樣大?

史可法對崇禎的判斷力不抱任何希望,他做事只靠自己。

“你們這些狗屁不懂的傢伙說民兵沒用。

好,那吾就讓你們知道知道民兵的用

目錄
大秦的諸天征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