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皇帝和首輔撕破臉(第1/2 頁)
沈戰在錦衣衛千戶所裡整軍備戰的同時,崇禎也在朝堂上經歷著一場戰爭。
昨天沈戰,吳孟明和王之心同步實施抄家行動。
為了保證抄家行動的隱秘性,所有朝臣都被困在了皇極殿裡。
直到八名通敵叛國的兵部官員被抄家完畢,崇禎才肯放朝臣們回家。
那時都已過了午飯時間。
許多朝臣都是對付著吃了點宮裡的糕點,然後灌了一肚子茶水。
那跟他們在家裡吃的大魚大肉能一樣嘛。
朝臣們被皇帝給軟禁了半天時間,這在崇禎一朝還是頭一回。
於是乎,大臣們全都窩了一肚子火。
有些人回家吃了個午飯後就再次返回皇宮,他們要好好跟崇禎理論理論。
可惜當時崇禎正忙著跟新樂侯劉文炳以及駙馬都尉鞏永固研究軍國大事,沒時間搭理這些朝臣。
再有就是罪臣張縉彥的口供中提到了多名四品以上的朝廷大員。
這些朝廷大員有的貪腐成性,有的參與軍資走私。
值此大明王朝搖搖欲墜之際,這些人全都在挖崇禎皇帝的牆角。
你就說崇禎怎麼可能待見這些人吧。
以前的崇禎是傻,是不知道內情。
現在崇禎什麼都知道了,作為老朱家的後代他又怎麼可能慣著下面這些大臣。
以上是崇禎的想法,那麼大臣們是怎麼想的呢?
大臣們認為崇禎關他們半天禁閉是對他們的不尊重。
開玩笑,這大明的天下是你崇禎一個人的嗎?
那是皇帝和文臣們共同擁有的好吧。
你崇禎敢踐踏我們文官集團的尊嚴,我們文官集團就敢讓你們老朱家的公司倒閉破產。
君恨臣,臣恨君。
在這樣一種詭異的氣氛下今天的大朝會開始了。
當無數大臣躍躍欲試準備扯犢子之時,崇禎率先開口了。
“前兵部尚書張縉彥走私軍資,通敵叛國。
大理寺、刑部和都察院務必儘快審理此案。
另外,根據張縉彥等人交代。
李自成的流賊軍將於明年正月初八起兵百萬攻打大明京師。
戰爭形勢對我大明極為不利。
關於如何抵禦百萬流賊大軍朕說一下自己的想法。”
聽到流賊要發動百萬大軍攻打京師,原本打算扯犢子的大臣們全都懵逼了。
崇禎不給朝臣東拉西扯的機會,直接說起了自己的戰略規劃。
“朕認為當務之急是做好三件事。
頭一件事,立刻任命一名能力出眾的兵部尚書。
由新任兵部尚書統籌京師附近的兵馬,打贏京師保衛戰。
這個人選朕已經有了,他就是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
此人剿匪經驗豐富,且勝多負少,是兵部尚書的不二人選。
第二件事,據情報顯示賊首李自成將親率50萬大軍進攻山西。
然後從三西繞至京師北面,並與南面的流賊軍形成合圍之勢。
當務之急是增援山西鎮總兵周遇吉,令其死守寧武關。
只要寧武關不破,李自成就無法打通北線的進軍通道。
朕決定派左都督劉文耀領兵一萬支援周遇吉。
另外朕還會從內帑拿出20萬兩銀子來給周遇吉採購一批糧食。
第三件事,據情報顯示流賊軍會出兵50萬攻打京師南面各州府。
賊兵勢大,朕決定放棄南線戰場全力防守京城。
為此朕有意調黃得功四萬二千兵馬回京防守。
另調山東總兵劉澤清麾下兵馬進京協助防守。
待京師保衛戰勝利、流賊大軍退去之後,朕會派遣大軍收復京師南面的各州府。
另外,為保證京師糧草充足,朕會從內帑拿出60萬兩白銀去江南採購糧食。
屆時,即使漕運因戰爭中斷,京師的糧食也能堅持三個月以上。
總體規劃就是這樣,眾位愛卿意下如何?”
有一說一,崇禎跟劉文炳、鞏永固研究出來的這套禦敵方案几乎就是最優解。
然而,最優方案到了大臣這裡註定是通不過的。
朝堂上的大臣有的自私自利,有的目光短淺,有的純就是為了反對而反對。
總之一句話,凡是皇帝的想法休想在朝堂上透過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