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多爾袞點將(第2/2 頁)
多爾袞的想法則截然相反。
他隱約間預感到北京城內的明軍是個大麻煩。
沒準這次清軍要遭受不小的損失。
既然如此多爾袞自然是讓他不喜的豪格和羅洛渾去冒險。
勝了最好,削弱明軍的優先順序自然大於滿清內鬥。
即使敗了傷筋動骨的也不是他多爾袞,而是豪格和羅洛渾。
“攝政王此計真可謂是一箭雙鵰!”范文程躲在角落裡給多爾袞豎了一個大拇指。
圍點打援。
京杭大運河的終點通州城是被圍的那個點。
北京城的明軍是那個援兵。
豪格和羅洛渾負責打。
計謀不復雜,但是很好用。
十萬五千明軍龜縮在北京城內不出來未免太難看了。
一向好面子的崇禎皇帝大機率是丟不起這個臉。
史可法長於守城,野戰稍顯不足。
那麼帶兵救通州的大機率就是沈戰。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面對豪格率領的三萬清軍主力沈戰能不能活下來都是個大問題。
即使他能活下來也不會好受。
損兵折將加上滿清這邊的反間計,沈戰大機率會死於狹隘的崇禎之手。
多爾袞為什麼承諾殺了沈戰就給豪格和羅洛渾記首功?
因為沈戰值這個價兒!
滿清高層都明白一個淺顯的道理:
大明是大象,滿清是螞蟻。
一旦明朝出了一個名將,那麼八旗軍立刻就會遇上大麻煩。
不信你去看看歷史上那些真實的例子。
毛文龍駐紮在皮島,滿清如鯁在喉。
努爾哈赤率大軍攻伐蒙古。
結果後方傳來戰報說毛文龍在關外登陸了。
然後努爾哈赤二話不說帶著大軍就折返回去了。
為啥?
因為毛文龍是明朝的名將,最善水戰和登陸偷襲。
努爾哈赤特別害怕被毛文龍給掏了後腚。
雖然戰報上只提到了毛文龍登陸,再無其它字樣。
努爾哈赤還是給足了重視,這就是名將對建奴的威懾力。
可惜啊,毛文龍讓袁崇煥給砍了。
否則滿清的老巢將永無安寧之日,他們也不會崛起的那麼迅速。
再說袁崇煥,這也是個名將。
征戰一生幾無敗績的努爾哈赤就死在了袁崇煥的手中。
確切地說是死在了紅夷大炮的炮火之下。
當時努爾哈赤率優勢兵力猛攻寧遠城。
明軍主將袁崇煥力主用紅夷大炮禦敵。
正是這個關鍵決定導致努爾哈赤被炸傷,並於不久後病逝。
皇太極率清軍猛攻北京城。
又是袁崇煥率關寧鐵騎進京勤王,並打退了皇太極。
例子不用舉太多,兩個足矣。
有毛文龍在,清軍不敢肆意外出。
有袁崇煥在,清軍很難在對明戰爭中佔到便宜。
這就是明朝大將們給滿清留下的陰影。
奈何明朝政治腐爛,有本事的人一般都沒有善終。
毛文龍堂堂一品大員,驕橫的袁崇煥未經皇帝同意直接就把對方給砍了。
這讓滿清解除了後顧之憂,從而踏上了快車道。
而袁崇煥自己又因為滿清的反間計和崇禎的猜忌被凌遲處死。
據說颳了三千多刀袁崇煥才斷氣,不知道先走一步的毛文龍會不會笑死。
滿清和明朝大臣勾結起來汙衊袁崇煥私通滿清。
可愛的崇禎皇帝他就信了,然後袁崇煥就掛了,你說奇葩不奇葩。
現在,輪到沈戰接受考驗了!
與八旗軍正面硬剛這一關他能過去嗎?
朝堂之上的明槍暗箭他能躲得掉嗎?
崇禎會不會又犯老毛病猜忌沈戰?
如果沈戰能經受住以上所有的考驗,那麼他將創造一個奇蹟。
一個在明末成為名將卻能得善終的奇蹟!
:()大明抄家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