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宋獻策歸來,南方局勢糜爛(第2/3 頁)
的事兒解決完了。
這對沈戰來說是一個大大的利好。
一船接一船的糧食很快就會從通州碼頭上岸。
無論南方的戰事糜爛成什麼樣子。
沈戰有了這些糧食後都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說到南方的戰事,宋獻策一個勁兒地嘆氣。
跟沈戰這裡打出來的戰績相比,明軍在南方的戰績根本就沒法看。
“說說吧,本都督有心理準備!”沈戰看著宋獻策說道。
宋獻策一個頭三個大地說起了朝廷在南方的戰事。
“至某回來時,左都督黃得功已經丟掉了浙江全境。
黃得功因貿然出戰掉入了左良玉的圈套。
浙江一戰黃得功損兵六萬。
目前其手中僅剩十萬部隊。
而左良玉在士大夫集團的支援下已經爆兵到四十萬。
屬下預計黃得功最多能支撐三個月。
三個月後南直隸恐不保!”
“周遇吉那一路呢?”沈戰跳躍式地問道。
,!
周遇吉在西,黃得功在東。
二者是唇亡齒寒的關係。
宋獻策:“周遇吉和唐通利用朝廷給的銀子在河南征兵。
二人的兵力已增加至六萬。
他們帶著這六萬兵殺進了湖廣。
左良玉陰損地退入江西地界。
讓周遇吉在湖廣跟張獻忠的農民軍死磕。
張獻忠沒有爆兵,還是原來那二十萬兵。
不過張獻忠日夜練兵,其麾下大西軍的戰鬥力明顯強於周遇吉。
以屬下看來周遇吉和唐通凶多吉少!”
“劉芳亮在何處?”沈戰關心地問道。
宋獻策的臉上總算有了些許笑容。
“芳亮乃識時務者,他聽取了大都督的建議。
這小子以追剿地主武裝的名義帶兵在河南地界上亂竄。
實則是他故意給不足三千人的地主武裝留一條活路。
只有這樣他才能名正言順地滯留在河南。”
“聰明人!”沈戰評價了一句。
至此,整個南方的戰爭輪廓已經非常清晰了。
首先說明軍這邊。
劉芳亮死死佔據了河南。
一旦湖廣的周遇吉和唐通戰敗。
那麼劉芳亮便會死守河南,不讓任何勢力威脅到北直隸。
周遇吉和唐通有六萬兵,其中六成為剛剛招募的新兵。
張獻忠有二十萬兵,多為百戰老卒。
周遇吉如果能贏,那麼他可以原地封神了。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周遇吉的敗亡只是時間問題。
以上是大明平南西路軍的現狀。
再說黃得功的平南東路軍。
拿了崇禎的百萬兩銀子後黃得功在南直隸擴軍三萬。
崇禎的命令是讓黃得功擴軍十萬,可惜黃得功做不到。
這裡只能說崇禎對戰爭一無所知。
在崇禎看來老百姓的命不值錢。
他新給黃得功的一百萬兩銀子擴軍十萬就跟玩似的。
實際上呢,江南富庶,徵兵成本極高。
黃得功募得一名心儀計程車兵要花出去三十兩的安家費。
南方百姓又餓不死,錢不給足人家憑啥給你賣命?
黃得功徵兵三萬,九十萬兩銀子就花沒了。
剩下的十萬兩銀子用來置辦軍器鎧甲。
總不能讓新兵不著甲、空著手上戰場吧。
南京不是有自己的兵部嗎。
兵部的倉庫裡不是有大把的武器鎧甲嗎?
黃得功一開始也是這麼想的。
後來他知道自己想多了。
這些武器鎧甲全都存在於賬本之上。
真的開啟倉庫一看,逼毛沒有!
黃得功東拼西湊將自己的總兵力爆到了十六萬。
在崇禎三番四次的催促下他不得不強行出戰。
黃得功在南直隸留了三萬大軍防守。
又在京杭大運河沿岸留了三萬大軍防守。
隨後自己帶著十萬大軍出征浙江。
在浙黨的鼓動下,那裡的地主武裝鬧騰得甚是厲害。
黃得功不愧是當世名將。
他率軍入浙江後連續兩場大勝,共擊殺造反的地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