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恐嚇對話聊,誰也不想打(第2/3 頁)
沈戰的決定給他出謀劃策。
李巖:“既然大都督已經決定出兵南直隸。
那麼我軍最應該做的是事情就是惜兵。
如果能不費一兵一卒直接將多爾袞嚇跑便最是完美!”
“然也!”這正是沈戰心中所想。
宋獻策看向沈戰試探著說道:
“多爾袞此來的目的是搶奪糧草物資。
大都督是否能接受給多爾袞一大筆好處。
然後讓對方滾回關外?”
“不可!”沈戰和李巖同時否定道。
“唉!”宋獻策輕嘆一聲,“確實不可!
現在是滿清最虛弱的時候。
他們不僅損失了三萬二千多最重要的兵員。
還損毀了無數的糧草和兵器物資。
如果就這樣把他們趕回去八旗軍必然一蹶不振。
估計多爾袞兩年時間都緩不過來這口氣!”
“不是兩年,是五年!”李巖糾正道。
看到宋獻策不信自己的說法,李巖又多解釋了一句。
“大都督堵死了大明向建奴的走私通道。
滿清政權將出現嚴重的物資匱乏。
,!
他們自己的生產力又十分低下。
這種情況下多爾袞想恢復元氣沒有五年絕無可能!”
“嘶!”宋獻策頓感牙疼。
他此時才深刻體會到沈戰打擊走私對滿清的傷害是多麼巨大。
至此,第一個基調定下來了。
沈戰不同意以物資換取多爾袞的撤退。
那怎麼辦,打跑多爾袞嗎?
顯然不現實!
沈戰在通州城有一萬七千人出頭的兵力。
杜寒在北京城內休整後還能拉出一個3300人的步兵營。
至此錦衣衛的預備役部隊就消耗光了,全都轉化成了戰兵。
那麼沈戰能湊出來的總兵力就是兩萬一千人。
多爾袞有多少兵呢?
他自己帶過來兩萬五千人。
多鐸的大營裡有兩萬七千人。
兄弟倆合兵一處後有五萬兩千人。
沈戰欲用兩萬一千人擊敗多爾袞的五萬兩千人。
這也就是在夢裡想想,現實中根本不可能發生。
再說了,李巖已經給沈戰定下了大的基調。
要惜兵,不可再發動大規模會戰。
用物資送神不行。
提著刀上去硬砍也不行。
李巖和宋獻策兩位軍師頭大如鬥,一時想不出退敵的良策。
反而是沈戰沒心沒肺地笑了起來。
“二位軍師莫急,本都督還有第三條路可走!”
“大都督快說說是何妙計!”李巖和宋獻策抓耳撓腮地追問道。
“話聊!”沈戰臉不紅心不跳地說道。
“臥槽!”李巖和宋獻策同時懵逼。
大都督誒,您可長點心吧。
那多爾袞可是梟雄式的人物。
皇太極死了之後滿清不但沒有衰落還變得更強了。
請問這都是誰的功勞呀?
答案是三個字:多爾袞。
這樣的人物是大都督您能用嘴皮子忽悠瘸的?
沈戰:你們對本都督的能力一無所知!
其實,沈戰還真就有勸退多爾袞的底氣。
他站在多爾袞的立場上想問題。
滿清政權的體量相當於是一隻螞蟻。
大明的體量相當於是一頭大象。
同樣的損失對雙方造成的傷害是不一樣的。
到目前為止的戰爭損耗對滿清政權來說屬於傷筋動骨。
要是再打下去傷筋動骨有可能變成重度殘疾。
多爾袞除非腦子壞掉了才會期待一場新的大會戰。
八旗兵每多死一個多爾袞都會肉疼得要死。
不過呢,現在清軍在人數上還佔著明顯的優勢。
那三十五門紅衣大炮也是多爾袞的底氣所在。
所以,沈戰猜測多爾袞一定會虛張聲勢。
利用五萬二千八旗大軍儘可量地嚮明朝索要好處。
不給就恐嚇你,直到你乖乖交出財物為止。
這基本上就是多爾袞會使用的套路了。
多爾袞恐嚇!
我沈戰話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