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世家難除(第1/2 頁)
五天,足足五天的時間,陸遠把自己關在書房之中。
查閱的大量的奏摺,又對著輿圖一點點探索,身邊還有著一幅手繪的後世地圖。
陸遠雖然有不少關於隋朝歷史的記憶,但史書終歸是史書,有些東西,記載多少有些偏頗。
“老楊還是有點東西的。
但........不多。”
經過五天的資料查詢後,陸遠不由感慨了一句。
這次確實是天胡開局,但也可以說是外強中乾的半地獄開局了。
關隴世家的權力,大到超出了陸遠的想象。
隋朝確實是富,但富的是國,富的是世家,民嘛,一言難盡。
這和楊堅的起家有關係,縱觀歷史,一個朝代的開創,若是沒有經過大的流血事件,那麼這個王朝就一定會有大坑。
而經過了大戰開創的王朝,那就不同了。
原因很簡單,戰爭往往是能最快打破階級,並且重新分配利益最直接的途徑。
在重新分配利益之後,王朝開創初期,各種資源的兼併都不嚴重,定會是民心所向。
那麼二代皇帝,三代皇帝要是有點能力的話。
那就能有很大的作為空間。
很容易就可以把一個王朝帶入盛世。
而到了王朝中後期,利益分配固化,那麼朝廷上就會出現各種官僚集團,民心也基本上散了。
若是皇帝強,最多也就是中興之主,若是皇帝弱,弄不好就是亡國之君。
很難再把帝國帶回到開國初期的那種盛況。
可若是沒有經過大戰打拼,而是透過奪位的話。
那這新起的王朝可就有些困難了。
比如王莽,一代而亡。
比如晉朝,嚴格來說,晉朝也算的上二代而亡了,後面只不過是割據一方而已,還被北方打的抬不起頭。
比如隋朝,二代而亡。
比如宋朝,也是偏居一隅,嗯,大宋基本就沒有大統一過,說是中原王朝,可中原在大宋時期,大部分情況都處於丟了的狀態。
所以,楊廣雖然是二代皇帝,可大隋卻已經面臨著其他王朝中後期的情況。
甚至於比之其他王朝中後期更慘,其他王朝的世家,可沒這麼強勢。
雖然楊堅在世的時候,也打壓過關隴世家,但損失不小,收穫不大。
在查閱完資料之後,陸遠也明白了楊廣為什麼急著要搞洛陽了,為什麼在位十幾年,在長安住的日子,還沒在船上住的多了。
長安看似是天子的長安,實則卻是世家的長安,一旦世家真要對長安動手。
不需要動兵,只要把糧路一斷,長安就會餓殍遍地。
這還僅僅只是一個不撕破臉皮的手段,餓上一段時間後,跳出來說關中受災,沒糧,那皇帝也只能忍著。
萬一這世家要撕破臉皮的話,等長安餓殍遍地的時候,再安排軍隊一進攻,那天子就是甕中之鱉。
所以楊廣初登基的時候,真就是看著世家的臉色過日子。
“要天街踏盡公卿骨嗎?損失有點大,不太划算.......
科舉也不太行,不完整的科舉制度,都已經引起世家的警惕,若是再完善一番,世家就該反了。”
陸遠在大殿中緩緩踱步,大隋是世家的大隋,世家有糧,有地,有人。
誰也不知道他們到底藏了多少隱戶,養了多少私兵。
別看他們那些當權的人都在朝堂之上,可他們的主力,卻是在老家。
朝廷上這些就算是全殺了,也動搖不了世家的根本。
“唉......一時間除了武力還真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
反覆踱步一番後,陸遠發現一個很尷尬的事情,這些關隴世家是不可能交出軍權的。
甚至就是有利在前,他們估計都不會輕易交出兵權。
畢竟剛從亂世走出來,手上兵權的重要性,他們都清清楚楚。
即便是交出開府的府兵,也不可能交出私兵。
所以想要收復他們手上的權力,除了打之外,陸遠還真沒有什麼好辦法。
“一年,給他們一年,也給朕一年,一年之後,若是不識相的話,那朕就讓他們識相。”
良久後,陸遠拿起硃筆,開始起草聖旨。
翌日。
陸遠召開朝會。
“諸位,當今高句麗屢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