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畫中秘(第1/2 頁)
修復室內,靜謐得仿若時間停滯。凌晨兩點,紫外線燈管宛如被一隻無形的手掐滅,準時陷入黑暗。我戴著橡膠手套的指尖,不由自主地微微一顫。目光聚焦在面前的北宋絹畫《寒林對弈圖》上,那枚卡在樹瘤處的礦物顏料碎屑,在歷經漫長的觀察後,終於鬆動了些許。在顯微鏡的幽光下,它折射出孔雀翎羽般的幽藍光澤,那色澤瑰麗而詭異——這本該屬於清代琺琅彩的獨特色調,此刻卻突兀地出現在這距今八百年前的古老畫作之上,彷彿是歷史長河中被打亂的拼圖碎片。
“林老師,您該休息了。”實習生小林抱著保溫杯,輕手輕腳地湊了過來。保溫杯裡蒸騰的熱氣,在防彈玻璃罩面上迅速凝結成一層薄薄的白霧,像是給古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這幅畫從陝西漢墓出土後,所裡已經仔仔細細掃描過十七遍了。”小林的聲音帶著關切,在寂靜的室內迴盪,卻又隱隱透著一絲無奈。
我沒有回應,心思全被畫中的異樣吸引。伸手緩緩轉動工作臺射燈,那束強光如同一把銳利的長劍,瞬間刺破了冷霧。就在這剎那間,畫中樵夫肩頭的竹笠上,竟突然浮現出細如髮絲的銀線。那些線條在45度角光線的映照下,扭曲成奇異的螺旋形狀,這似曾相識的圖案,猛地讓我想起當年在江西龍虎山見到的道教符籙,神秘而又蘊含著某種未知的力量。“把偏振鏡給我。”我的聲音不自覺地發緊,透著難以抑制的興奮與緊張。“還有,調出墓室結構的三維模型。”
小林趕忙照做,當兩片偏振濾鏡在顯微鏡目鏡前緩緩交叉時,原本模糊的螺旋線條驟然清晰起來——整整二十八道銀線,如同被精確校準的星辰軌跡,精準無誤地穿過北斗七星的方位,最終在中央交匯成一個規整的九宮格紋樣。小林不禁倒吸一口冷氣,這聲驚呼在寂靜的實驗室裡格外響亮,彷彿要衝破這壓抑的氛圍。“這是...九宮飛星陣?”小林的聲音帶著明顯的顫抖,顯然,眼前的景象極大地衝擊了他的認知。
忽然,一股陰寒的冷風如鬼魅般悄然掠過我的脖頸,我下意識地猛地回頭。只見中央空調出風口正簌簌作響,彷彿有什麼不祥之物在其中湧動。與此同時,監控螢幕上的溫度顯示,如同失控的指標,從22c急劇驟降至15c。這突如其來的變化,讓空氣彷彿都凝固了。就在這時,小林手中的保溫杯承受不住這股寒意,“砰”的一聲炸裂開來。滾燙的茶水在觸碰到古畫防塵罩的瞬間,竟瞬間凝結成冰珠,在臺面上發出清脆的“叮咚”聲,如同一串串詭異的音符滾落四處。
“去開備用電源!”我大喊一聲,迅速扯下防靜電服,小心翼翼地將古畫緊緊裹住。就在手指觸碰到絹帛的剎那,一股強烈的電流彷彿順著骨髓,如閃電般直竄天靈,讓我渾身猛地一震。黑暗中,原本需要x射線才能顯影的印章,突然泛起詭異的血光,“楊公秘藏”四個篆字,宛如燃燒的烙鐵,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視網膜上,灼痛而又醒目。
應急燈在這千鈞一髮之際亮起,昏黃的燈光灑在防彈玻璃上,赫然映出一個模糊的人影。那是個身著藏青唐裝的老者,他的手掌佈滿了老年斑,正穩穩地按在生物識別鎖上。然而,我們研究所詳盡的掌紋庫裡,根本沒有記錄過這樣一號人物。一種不祥的預感瞬間湧上心頭。
“攔住他!”我抱緊畫筒,毫不猶豫地朝著保險櫃衝去。耳邊傳來小林慌亂中撞翻試劑架的脆響,玻璃破碎的聲音在這緊張的氛圍中顯得格外刺耳,彷彿是世界崩塌的前奏。老者枯瘦的手指,在密碼盤上如鬼魅般快速敲擊著,那串我們花費三個月才艱難破譯的十六位密碼,此刻正隨著他哼唱的儺戲腔調,逐個亮起。每亮起一位數字,彷彿都在為一場未知的災難倒計時。
當最後一個齒輪咬合,發出清脆的“咔嗒”聲時,我看到了永生難忘的景象:保險櫃中的《九宮飛星密錄》,無風自動,書頁快速翻動,發出“沙沙”的聲響,彷彿在訴說著古老而神秘的語言。硃砂繪製的星圖,緩緩懸浮在半空,散發出神秘而詭異的光芒,將老者佈滿皺紋的臉映得忽明忽暗,宛如來自地獄的惡鬼。他緩緩轉身,渾濁的眼球裡,竟有雙瞳重疊,透著無盡的詭異與陰森,彷彿來自另一個時空的凝視。
“甲子年,貪狼現。”老者沙啞的嗓音,帶著金屬摩擦般的震顫,彷彿是從九幽地獄傳來的詛咒。他枯枝似的手指,突然毫不猶豫地插入自己左眼窩,這殘忍而恐怖的一幕讓人毛骨悚然。緊接著,他掏出的竟是一個鎏金羅盤,羅盤上的指標瘋狂轉動,彷彿在感應著某種強大而邪惡的力量。“楊公鎮煞八百載,該還債了。”
警報聲如同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