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血玉蟬(第1/2 頁)
當那青銅編鐘發出的嗡鳴聲,如同一股洶湧的聲波浪潮,震落墓頂碎屑時,整個墓室彷彿都在這強大的音波衝擊下顫抖。而此時,陳三川的狀態更是令人膽寒,他的瞳孔已完全化作青金色,仿若被某種神秘的力量所佔據。脖頸處的血管高高凸起,猶如一條條蠕動的蚯蚓,皮下透出的星圖正與墓主胸口那顆血玉心產生著強烈的共振,彷彿在進行一場跨越生死的神秘對話。
張九爻神色凝重,他將銅錢劍緊緊抵在徒弟的喉間,試圖以此來壓制住那彷彿要衝破天際的滔天煞氣。然而,令人震驚的是,劍身竟“咔”地一聲裂開了一道細紋。要知道,這銅錢劍上串著的三百枚永樂通寶,可是浸泡過黑狗血的,本應有著辟邪鎮煞的強大功效,可此刻,卻在這股神秘的力量面前,顯得如此不堪一擊。
“謝璣...”張九爻的目光緊緊盯著墓主玉衣內襯的織錦題字,那獨特的殄文繡法,是南朝太史令獨有的標記。他深知,這個名字背後,必定隱藏著巨大的秘密。就在這時,血髓池突然翻湧起來,猶如沸騰的開水,水花四濺。緊接著,三千青銅卦籤從池底飛速升起,在半空中瘋狂旋轉、拼湊,最終形成了一幅完整的北斗九星圖。當隱星“左輔”“右弼”亮起的剎那,陳三川腕間的紋路驟然收縮,彷彿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拉扯,最終在胸口凝成了血玉蟬的實體。那血玉蟬散發著詭異的光芒,彷彿在訴說著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
墓室四壁在這詭異的氛圍中轟然坍塌,露出了環繞主墓的環形祭壇。只見八十一尊青銅人俑整齊地跪拜成陣,每一尊人俑的天靈蓋都延伸出鐵鏈,這些鐵鏈相互交織,最終匯聚至中央的隕鐵祭鼎。祭鼎的鼎身陰刻著《甘石星經》,那些古老的文字在這神秘的環境中,突然滲出了熒光。更令人驚奇的是,這些記載彗星襲月的古篆字,竟開始自行重組,最終拼出了“借屍還陽”四字殄文。看到這四個字,張九爻心中一震,他終於明白,這一切的背後,竟是一個如此可怕的陰謀。
“原來這才是九星墜的真意。”張九爻低聲自語道,他揮劍斬斷了纏向陳三川的鐵鏈。火星四濺,濺落在青銅人俑的面頰上,竟燒灼出了熟悉的五官輪廓。張九爻定睛一看,心中頓時湧起一股寒意,這些人俑竟是按照倒鬥行當歷代高手的相貌鑄造的活人俑。他在東南角的人俑頸後,發現了師父獨有的刀疤,剎那間,寒意徹骨。他怎麼也想不到,三十年前失蹤的摸金校尉,竟成了這鎮墓的祭品,被永遠地困在了這裡。
陳三川此時彷彿被某種神秘的力量操控,他突然躍入祭鼎,血玉蟬在他手中振翅發出蜂鳴。鼎中千年血髓順著鐵鏈倒灌入人俑,那些青銅人俑的表面,迅速浮現出血管般的紋路,彷彿被賦予了生命。當第八十一尊人俑緩緩睜眼時,穹頂的星圖投射下九道光柱,在地面交織成河圖洛書的陣眼。張九爻手中的羅盤在此刻承受不住這強大的力量,轟然爆裂,磁針碎片扎進了他的掌心,刺痛感讓他猛然醒悟。
“活人點燈,死物畫陣!”他大喊一聲,扯下道袍,咬破舌尖,以血為墨在祭壇上迅速畫出二十八宿方位。他的動作迅速而果斷,每一筆都彷彿蘊含著無盡的力量。當最後一筆勾連角宿與亢宿時,西北乾宮方位的人俑突然炸裂,發出一聲巨響,露出了藏在胸腔的青銅匣。張九爻開啟青銅匣,只見裡面的《靈憲》殘卷裹著一枚玉琮。玉琮的琮面十二節對應黃道十二宮,中空處填滿了骨灰,散發著一股神秘而古老的氣息。
陳三川在祭鼎中發出非人嘶吼,那聲音彷彿來自地獄深處,讓人毛骨悚然。血玉蟬離體飛向墓主,金縷玉衣應聲碎裂,化作無數碎片散落一地。露出的謝璣乾屍額間,有著七星釘孔,彷彿在訴說著一段悲慘的過往。當血玉蟬嵌入第七個孔洞時,整座地宮開始劇烈傾斜,彷彿即將崩塌。血髓池倒流成通天水柱,池底顯出以三千童子頭骨鋪就的渾天儀圖案。那些頭骨在這詭異的光芒中,顯得格外陰森恐怖。
張九爻踩著那些童子頭骨,奮力躍向祭鼎。手中的玉琮突然發燙,彷彿在回應著某種召喚。骨灰中,緩緩浮現出謝璣手書的星象圖。那是元嘉十七年冬至夜,九道流星貫穿紫微垣,其中兩道隱星正對應陳三川與自己的生辰八字。張九爻猛然抬頭,只見謝璣乾屍的七星釘孔滲出黑血,在虛空畫出了活靈活現的《璇璣圖》。那黑血彷彿有著生命一般,在空中蜿蜒遊動,最終形成了一幅神秘的圖案。
“北斗主死,南斗主生...”張九爻喃喃自語道,他撕開陳三川的衣襟,只見徒弟心口的血玉蟬紋已蔓延成完整星圖。他摸出師父遺留的摸金符,符面的饕餮紋竟與謝璣玉衣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