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地脈玄機(第1/2 頁)
在這幽深昏暗、瀰漫著腐朽氣息的墓室之中,那尊青銅卦盤宛如一個貪婪的巨獸,正瘋狂地吸食著滾滾黑霧。濃稠的黑霧仿若被一股無形且強大的引力拉扯,如洶湧的黑色潮水,源源不斷地朝著卦盤湧去,被其鯨吞而入。隨著黑霧的持續注入,卦盤之上逐漸浮現出一幅成都府的古地圖。這幅地圖的線條,因歲月的侵蝕而略顯模糊,可每一道紋路、每一處標記,都透著一股古樸醇厚的韻味,恰似一位飽經滄桑的老者,無聲地訴說著往昔的歲月,帶著歷史的厚重感撲面而來。
見狀,我心急如焚,不假思索地迅速拿起手中的羅盤。這羅盤是祖父傳給我的珍貴之物,歷經歲月摩挲,依舊散發著獨特的光澤。羅盤上的“開禧歷”分金線,在這幽微黯淡的光線裡,閃爍著清冷的光芒,彷彿在等待著與命運的某種契合。我雙手微微顫抖,小心翼翼地將羅盤與那緩緩浮現的古地圖進行比對。就在二者逐漸靠近的瞬間,奇妙的事情發生了,它們竟嚴絲合縫,如同天造地設的一對。尤其是分金線與地圖中都江堰的部分,更是完美暗合,精準無誤。與此同時,羅盤的磁針像是被一股強大的力量撥動,在“旺山旺向”位劇烈地顫動起來,發出一陣尖銳刺耳的蜂鳴聲。這聲音,既像是在為我們歡呼雀躍,慶祝這一重大的驚人發現;又好似在發出嚴厲的警示,告誡我們即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
張教授自始至終都靜靜地站在一旁,目光緊緊地盯著眼前發生的一切,神情專注而凝重。突然,他像是被一股神秘而不可抗拒的力量所操控,毫無預兆地猛地撕開了自己身上那件滿是塵土與汙漬的白大褂。這突如其來的舉動,讓在場的所有人都驚愕不已,一時間呆立當場,不知所措。然而,就在眾人還未從震驚中回過神來的時候,卻驚異地發現,張教授內襯上繪製著的《葬書》星圖,在這昏暗壓抑的墓室之中,竟散發出奇異而柔和的光芒。更為神奇的是,這星圖竟與墓頂高懸的二十八宿遙相呼應,彷彿它們之間存在著一種超越時空、無法用言語描述的神秘聯絡。墓頂的星宿,閃爍著微弱而神秘的星光,與張教授內襯上的星圖相互映襯、交相輝映,共同構成了一幅如夢如幻、美輪美奐的奇妙景象,讓人不禁感嘆大自然與古人智慧的神奇與偉大。
“地戶在酉!”老陳那略顯沙啞卻堅定有力的聲音,如同一道驚雷,瞬間打破了這短暫而詭異的寂靜。此時的老陳,面色蒼白如紙,毫無血色,嘴角還掛著尚未乾涸的血沫,整個人看上去虛弱不堪。但他的眼神中,卻透露出一股令人動容的堅定與決絕,彷彿在向命運宣告他絕不屈服的決心。他用盡全身力氣,奮力擲出摸金符。那枚銅符在空中劃過一道優美而又凌厲的弧線,如同一隻離弦之箭,精準無誤地嵌入了巽宮的牆縫之中。就在銅符嵌入的剎那,整個墓室彷彿被一隻來自地獄深淵的無形大手用力搖晃,劇烈地震顫起來,緊接著,毫無徵兆地突然傾斜了四十五度。我們毫無防備,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打得措手不及,身體不由自主地順著墓室中湍急洶湧的水流,向著震位迅速滑去。水流湍急,猶如脫韁的野馬般瘋狂奔騰,我們在水中拼命掙扎,雙手胡亂地揮舞著,試圖抓住任何可以依靠的東西,以保持身體的平衡,但一切都顯得那麼徒勞。
經過一番艱難的掙扎,我們終於在震位穩住了身形。待緩過神來,才發現眼前有一尊巨大的玉雕贔屓。這尊贔屓雕刻得栩栩如生,造型逼真,每一處細節都刻畫得入木三分,彷彿下一秒就會活過來一般。它口中銜著一本古樸陳舊的經卷,我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狂跳不止的心臟鎮定下來,平復了一下緊張的情緒,運用所學的“玄空大卦”手法,雙手緊緊握住贔屓的背甲,用力轉動起來。隨著我的轉動,地面開始劇烈震動,彷彿有一隻沉睡千年的巨獸即將甦醒。緊接著,七十二方石刻破土而出,從地面緩緩升起。這些石刻歷經歲月的無情洗禮,表面佈滿了厚厚的青苔和斑駁的痕跡,顯得滄桑而又神秘。然而,上面的紋路卻依然清晰可辨,彷彿在訴說著那些被歷史塵封的往事。
石刻上的“天心十道”像是受到了某種神秘力量的召喚,彷彿被一雙無形的大手牽引著,直直地對準了我腕間祖父留下的檀木念珠。這串念珠,跟隨祖父多年,一直被我視為最珍貴的寶物,承載著我對祖父深深的思念與無盡的回憶。就在二者相對的瞬間,不可思議的事情再次發生,念珠突然崩散開來,一百零八顆珠子如同靈動的魚兒,在水中歡快地跳躍、穿梭,迅速在坎宮組成了“水火既濟”局。而此時,玉贔屓口中的經卷遇水顯形,原本模糊不清的字跡逐漸清晰起來,竟然是失傳已久的《歸藏易》水書。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