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新朝初定與未知陰霾(第1/2 頁)
清晨的陽光輕柔地灑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折射出斑斕的光芒,給這座古老的宮殿增添了幾分神聖的色彩。林塵從皇宮出來,街道上已漸漸熱鬧起來,小販們的叫賣聲此起彼伏,包子鋪裡飄出陣陣誘人的香氣,早起的孩童在街邊嬉笑玩耍,這一切都透著生活的煙火氣,可林塵的心情卻難以輕鬆。
他拖著略顯疲憊的身軀回到府邸,書童早已等候多時,趕忙迎上來接過他的披風,一臉關切地說:“先生,您可算回來了,這一夜未歸,可把我擔心壞了。”
林塵勉強擠出一絲微笑,“無妨,只是處理些朝堂事務。去給我泡壺茶來,我想靜一靜。”
坐在庭院的石凳上,林塵望著院子裡那株枝繁葉茂的桂花樹,陷入了沉思。此次朝堂之亂雖然暫時平定,但他深知,這不過是冰山一角,大明的朝堂就像一個錯綜複雜的棋局,每一步都暗藏玄機,稍有不慎便會滿盤皆輸。
“先生,茶來了。”書童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思緒。
林塵端起茶杯,輕抿一口,滾燙的茶水順著喉嚨流下,讓他的精神為之一振。“我問你,最近府外可有什麼異樣的風聲?”
書童撓了撓頭,思索片刻後說:“倒是聽街上的人議論,說這次抓了不少大官,朝堂怕是要大換血了,大家都在猜測接下來會怎樣呢。”
林塵微微點頭,心中明白,權力的更迭往往伴隨著動盪,而如何在這動盪中保持朝堂的穩定,讓百姓不受牽連,是他眼下最為憂心的事。
與此同時,皇宮內,朱翊鈞坐在龍椅上,看著手中的奏章,眉頭緊鎖。身旁的太監小心翼翼地站著,大氣都不敢出。
“這朝堂經此一亂,百廢待興,可合適的人選卻如此難尋。”朱翊鈞自言自語道。
這時,一位老臣上前,躬身說道:“陛下,臣以為當務之急是選拔賢能之士,充實朝堂。林塵林大人此次立下大功,且為人正直,足智多謀,可委以重任。”
朱翊鈞微微頷首,“朕也有此意。只是林塵雖能力出眾,但他屢次深入險境,朕實在不忍心再讓他操勞。”
老臣微微一笑,“陛下宅心仁厚,實乃大明之福。但林塵大人一心為國,定不會推辭。”
這邊,林塵剛準備休息,便接到了進宮的旨意。他無奈地嘆了口氣,起身整理衣冠,再次前往皇宮。
金鑾殿內,朱翊鈞看到林塵進來,臉上露出溫和的笑容,“林塵,此次多虧有你,朝堂之亂才得以平息。朕欲委你重任,不知你意下如何?”
林塵跪地行禮,“陛下厚愛,臣萬死不辭。但臣深知朝堂之事錯綜複雜,恐有負陛下重託。”
朱翊鈞擺了擺手,“朕信得過你。如今朝堂需要你這樣的人才,望你能協助朕,讓大明重回正軌。”
林塵心中一暖,“陛下放心,臣定當竭盡全力。只是選拔官員之事,需謹慎為之,不可操之過急。”
朱翊鈞點頭表示贊同,“你所言極是。朕打算開設恩科,廣納天下賢才,你可有什麼建議?”
林塵沉思片刻,“陛下,恩科固然是好事,但需確保公平公正。可派遣幾位清正廉潔的大臣負責此事,杜絕舞弊現象。”
朱翊鈞聽後,滿意地說:“就依你所言。此事就交由你和幾位大臣共同負責,務必選出真正有才能的人。”
林塵領命後,便開始著手籌備恩科之事。他深知此次任務艱鉅,不僅關係到朝堂的未來,也關係到天下百姓的福祉。
在籌備過程中,林塵遇到了重重困難。一些官員表面上支援,暗地裡卻在使絆子,試圖安插自己的親信。
“林大人,您看這幾位考生的試卷,文章寫得極好,定是可造之材。”一位負責閱卷的官員拿著幾份試卷,笑著對林塵說。
林塵接過試卷,仔細看了看,心中卻泛起了嘀咕。這幾份試卷的文風極為相似,且內容空洞,毫無新意,明顯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這幾份試卷,疑點頗多。”林塵抬起頭,目光犀利地看著那位官員,“你可知道這背後的緣由?”
官員的臉色微微一變,但很快恢復了鎮定,“林大人,這不過是巧合罷了,這些考生都是飽讀詩書之人,文風相似也不足為奇。”
林塵冷哼一聲,“哼,巧合?恐怕沒那麼簡單。你最好如實交代,否則後果自負。”
官員見事情敗露,撲通一聲跪地,“林大人饒命,是小人糊塗,收了別人的錢財,才想幫他們作弊。”
林塵心中大怒,但他強忍著怒火,“此事若不是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