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南北憂患,護國之戰(第1/1 頁)
隨著光明教的覆滅,國內局勢稍穩,但大明邊境卻再度告急。北方蒙古部落經過數年休養生息,勢力逐漸恢復,他們集結大軍,再次進犯大明邊境。與此同時,南方的幾個小國在暗中勢力的慫恿下,組成聯軍,妄圖侵佔大明的南方領土,掠奪資源。一時間,大明南北邊境同時燃起戰火,局勢岌岌可危。
朝堂之上,氣氛凝重。朱高熾看著各地傳來的軍情急報,心急如焚:“北方蒙古進犯,南方又有小國聯軍挑釁,如今兩線作戰,這可如何是好?”
眾大臣面面相覷,一時無人敢出聲。林塵站出來,神色堅定:“陛下,兵分兩路雖難,但並非無解。臣建議,先穩定北方防線,派一員大將率領精銳騎兵,憑藉長城天險抵禦蒙古大軍,同時運用游擊戰術,消耗其有生力量。南方則以水師為主,封鎖沿海港口,切斷聯軍的補給線,再派陸軍配合,從陸路進攻,各個擊破。”
朱高熾思索片刻,覺得林塵所言有理,當即下令:“命英國公張輔率大軍前往北方抵禦蒙古;派名將沐晟統領南方軍務,抵禦小國聯軍。林先生,還望你能居中排程,統籌全域性。”林塵領命,深知肩上責任重大。
在北方戰場,張輔抵達前線後,迅速按照林塵的部署,加固長城防線,設定烽火臺,嚴密監視蒙古軍隊的動向。蒙古軍隊多次強攻長城,均被明軍憑藉堅固工事擊退。惱羞成怒的蒙古首領決定改變策略,派出小股騎兵繞到長城後方,企圖騷擾明軍補給線。
林塵得知訊息後,利用仙法中的推演之術,提前預判了蒙古騎兵的行動路線,派軍設下埋伏。當蒙古騎兵進入伏擊圈後,明軍突然殺出,將其一舉殲滅。蒙古軍隊士氣受挫,一時不敢再貿然進攻。
南方戰場,沐晟率領水師封鎖了沿海港口,聯軍的補給船無法靠岸,物資短缺。與此同時,沐晟派陸軍從陸路進攻,與聯軍展開激戰。然而,聯軍憑藉熟悉地形和堅固的堡壘,負隅頑抗,明軍一時難以突破。
林塵得知南方戰事陷入僵局後,親自前往南方。他運用仙法,仔細勘察地形,發現聯軍堡壘後方有一條隱秘的河道,可直通其腹地。林塵將這一發現告知沐晟,並制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
沐晟依計而行,派一支精銳部隊趁夜乘坐小船,沿著河道悄悄潛入聯軍後方。與此同時,正面戰場的明軍發起猛烈進攻,吸引聯軍的注意力。當後方的明軍成功登陸後,迅速對聯軍堡壘發動突襲。前後夾擊之下,聯軍大亂,防線被徹底突破。明軍乘勝追擊,一舉擊潰了小國聯軍。
南方戰事剛一結束,林塵便馬不停蹄地趕往北方。此時,蒙古軍隊在得知南方聯軍戰敗的訊息後,軍心大亂。林塵抓住時機,建議張輔主動出擊。張輔率領明軍精銳騎兵,出長城與蒙古軍隊展開決戰。
戰場上,喊殺聲震天。林塵運用仙法,操控風雲,製造出沙塵暴,迷亂蒙古軍隊的視線。明軍在沙塵暴的掩護下,如猛虎下山般衝向蒙古軍隊。蒙古軍隊陣腳大亂,紛紛逃竄。明軍乘勝追擊,斬殺敵軍無數,取得了一場輝煌的勝利。
經此一戰,北方蒙古部落元氣大傷,多年內不敢再進犯大明邊境;南方的小國也紛紛遣使求和,向大明稱臣納貢。大明的邊境危機暫時解除,國家重歸安寧。
回到京城後,朱高熾對林塵大加讚賞:“先生此次力挽狂瀾,解我大明南北之危,實乃我朝第一功臣。朕定當重重賞賜。”
林塵跪地謝恩:“陛下,這是將士們浴血奮戰的功勞,臣不過是略盡綿薄之力。如今邊境雖安,但隱患猶存,還需加強邊防建設,整頓軍備,以防外敵再次來犯。”
朱高熾點頭稱是,下令加強邊防建設,同時對軍隊進行了全面整頓。在林塵的建議下,大明還設立了軍事學院,培養優秀的軍事人才,為國家的長治久安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