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風雲際會,大明新片(第1/2 頁)
林塵在應對內憂外患的過程中,深刻意識到提升國家綜合實力的緊迫性。除了在軍事和科技領域發力,他還將目光投向了文化教育與國際交流層面。此時,國內的土地改革雖有進展,但仍面臨諸多阻力;國外,西方列強雖暫時受挫,卻在暗中積蓄力量,隨時可能捲土重來。
林塵向朱高熾諫言:“陛下,欲強國力,不僅需強軍、興科技,更要重視文化教育與國際交流。我們可開設新式學堂,傳授科學知識與治國之道,培養適應新時代的人才;同時,擴大與各國的文化交流,讓世界瞭解大明,也讓我們洞悉世界。”
朱高熾點頭應允:“先生所言甚是,一切便依先生安排。”
於是,林塵著手籌備新式學堂,廣招天下有才之士任教。學堂開設了天文、地理、算術、機械等多門課程,吸引了眾多學子前來求學。與此同時,林塵還組織翻譯團隊,將西方的科技書籍和文化典籍翻譯成中文,以供國內學者研究學習。
在國際交流方面,林塵積極推動與各國的互訪。他邀請了西方的學者、工匠和藝術家來到大明,展示他們的技藝和文化;同時,也派遣大明的使團前往各國,學習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
不久,一支來自法蘭西的文化交流使團抵達京城。使團團長是一位名叫路易的學者,他精通曆史、文學和哲學。在歡迎宴會上,朱高熾與路易進行了友好的交談。
朱高熾用中文說道:“歡迎各位來到大明,希望此次交流能增進我們兩國的友誼。”
一旁的翻譯迅速將朱高熾的話翻譯成法語,路易聽後,微笑著用法語回答:“陛下,我們對大明的文化仰慕已久,此次能有幸前來,深感榮幸。法蘭西有著獨特的文化和藝術,也希望能與大明相互學習。”
林塵也參與到交談中,他用法語流利地說:“路易先生,我們期待與法蘭西在文化、科技等多領域展開深入交流。比如,我們在火器製造上有所創新,也想了解法蘭西在機械製造方面的先進技術。”
路易驚訝於林塵的法語水平,連忙回應:“林塵大人,法蘭西在機械製造方面確實有一些獨特的工藝。我們的工匠能夠製造出精密的鐘表和高效的紡織機械,相信這些技術與大明的智慧相結合,會碰撞出奇妙的火花。”
宴會結束後,林塵安排路易等人參觀了神機院和新式學堂。在神機院,法蘭西的工匠們對大明的新型火器和機械裝置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他們一邊觀看演示,一邊與神機院的工匠們交流探討。
一位法蘭西工匠指著新型連發弩,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問:“這個,怎麼做到連發?”
神機院的工匠笑著用簡單的法語回答:“這裡,特殊設計的機關,拉動這個,就能連續發射。”說著,他又演示了一遍連發弩的操作。
在新式學堂,路易與學子們進行了學術交流。他講述了法蘭西的歷史和哲學思想,學子們則向他請教西方的科學知識。
“路易先生,聽說貴國在天文學方面有新的發現,能否給我們講講?”一位學子用英文問道。
路易用英文回答:“當然,我們的天文學家透過望遠鏡觀察星空,發現了一些新的天體和星系,這對我們理解宇宙的結構有很大幫助。”
交流過程中,林塵意識到語言的障礙依然限制著雙方的深入溝通。於是,他決定在新式學堂中增設外語課程,培養精通多國語言的人才。
然而,國內的土地改革反對勢力並未消停。他們聯合起來,在朝堂上對林塵進行猛烈攻擊,指責他的改革措施破壞了傳統的社會秩序,損害了權貴階層的利益。
一位保守派大臣在朝堂上聲色俱厲地說:“林塵,你推行的這些改革,讓我們這些世家大族的利益受損。土地乃祖宗傳承,怎能隨意分配給那些賤民?”
林塵冷靜地回應:“大人,土地兼併嚴重,百姓無地可耕,這才是對國家根基的真正損害。改革是為了讓國家長治久安,讓百姓安居樂業。難道為了少數人的利益,就要犧牲天下蒼生嗎?”
雙方爭論不休,朱高熾陷入兩難。林塵明白,要想推動改革繼續進行,必須爭取更多中立大臣的支援。於是,他私下裡與這些大臣溝通,向他們闡述改革的長遠意義和對國家的重要性。
在國際上,西方列強雖在東南亞海戰中失利,但仍不死心。他們聯合起來,對大明的海外貿易進行封鎖,企圖從經濟上打壓大明。林塵得知後,決定開闢新的貿易航線,繞過西方列強的封鎖區域。
他組織了一支探險船隊,由經驗豐富的航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