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霧霾漸散,新程待啟(第1/2 頁)
疫病危機解除後,大明雖恢復了往日的生機,但林塵深知,這場危機暴露了國家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以及國際輿論應對等多方面的不足。他決心藉此機會,推動一系列深層次的改革,以提升國家應對未來風險的能力。
林塵首先將目光投向公共衛生體系的建設。他召集了全國各地的醫學名家、防疫專家以及工部官員,齊聚京城,共同商討改革方案。在寬敞明亮的議事廳裡,眾人圍坐一堂,氣氛熱烈而又嚴肅。
“諸位,此次疫病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公共衛生體系的完善刻不容緩。大家有什麼想法,都可以暢所欲言。”林塵目光掃視眾人,神色懇切地說道。
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名醫率先發言:“林大人,依老朽之見,應在各地廣設醫館,培養更多的郎中,以便在疫病初起時就能及時發現和治療。”
林塵微微點頭,鼓勵道:“您所言極是,還有其他方面的建議嗎?”
工部官員接著說:“我們可以改善城市的排水系統,清理汙水和垃圾,減少疫病滋生的源頭。另外,在水源保護上也需下功夫,確保百姓能喝到乾淨的水。”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討論得十分熱烈。林塵認真傾聽著每一個建議,不時與發言者交流互動。經過幾天的深入探討,一套全面的公共衛生改革方案逐漸成型。
方案確定後,林塵立刻著手推動實施。他親自前往京城的各個街區,監督排水系統的改造工程。在施工現場,他看到工人們正辛苦地挖掘溝渠,鋪設管道,便走上前去,關切地問道:“大夥辛苦了,工程進展還順利吧?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
一位年輕的工人直起腰,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說道:“林大人,工程還算順利,就是這材料運輸有時候不太及時,稍微耽誤了點進度。”
林塵眉頭微皺,當即說道:“我這就安排人去協調,一定確保材料按時供應。大家在施工的時候也要注意安全,有任何問題都可以隨時找我。”
在林塵的督促下,排水系統改造工程進展迅速,京城的街道變得更加整潔,汙水橫流的現象得到了極大改善。同時,各地的醫館建設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一批又一批年輕的郎中被選拔出來,接受專業的培訓。
除了公共衛生體系的改革,林塵還意識到,提升國家在國際輿論中的話語權至關重要。他建議朱高熾設立專門的對外宣傳機構,選拔精通多國語言、熟悉國際事務的人才任職。
在選拔人才的面試現場,林塵親自擔任主考官。一位年輕的學子站在臺上,神色略顯緊張。
林塵微笑著問道:“你為何想加入這個對外宣傳機構呢?”
學子深吸一口氣,回答道:“林大人,我深知國際輿論對國家的重要性。此次疫病,讓我看到了一些國家對大明的誤解和抹黑。我希望能用自己所學,向世界傳遞大明的真實情況,維護國家的尊嚴和形象。”
林塵滿意地點點頭:“不錯,那你覺得該如何提升大明在國際上的形象呢?”
學子思考片刻,說道:“我們可以透過撰寫文章、繪製圖畫等方式,向各國展示大明的文化、科技成就以及在應對危機時的努力和成果。同時,積極參與國際交流活動,與各國進行平等對話。”
林塵對這位學子的回答十分讚賞,當場便決定錄用他。在林塵的努力下,對外宣傳機構很快組建完成,並開始積極開展工作。他們透過各種渠道,向世界展示大明的真實面貌,有效地扭轉了國際輿論對大明的不利局面。
然而,改革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一些保守的大臣對林塵的改革舉措提出了質疑,他們認為這些改革過於激進,會破壞祖宗留下來的規矩。
在一次朝堂上,一位老臣站出來,聲色俱厲地說道:“林塵,你推行的這些改革,看似為了國家,實則是對祖宗的大不敬。祖宗留下來的制度,歷經數百年,為何要輕易更改?”
林塵神色平靜,不卑不亢地回應道:“大人,時代在變,祖宗的制度雖有其可取之處,但也應與時俱進。此次疫病,讓我們看到了傳統制度在應對新挑戰時的不足。改革是為了讓國家更好地發展,讓百姓過上更安穩的生活,並非對祖宗的不敬。”
雙方你來我往,爭論不休。朱高熾坐在龍椅上,靜靜地聽著雙方的辯論。最終,他開口說道:“林先生的改革,出發點是為了大明的長治久安,朕認為可行。但在實施過程中,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儘量減少對百姓的影響。”
在朱高熾的支援下,林塵的改革得以繼續推進。隨著公共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