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劉大奈試才招婿 高君保夜奔躲婚(第3/6 頁)
大奈暗暗歡喜:高君保對答如流,頭一副對聯不足為奇,哪都有,這第二副對聯,我的上句出於《孟子》,他的下句引自《論語》,真乃妙手巧對。劉大奈滿面春風稱讚道:“高少爺出口成章!老夫佩服。”
君保答:“此乃雕蟲小技,不足掛齒。”
劉大奈想:嗯?這小子太狂了,這叫雕蟲小技呀!
屋內二人對對子,窗外驚動了小姐劉金定。姑娘見君保對答如流,談吐不俗,心中又歡喜,又不服氣。暗想:我不信考不住他!我給他出兩個上句。想到這,她帶著春蘭回到繡樓,鋪上一塊白紙,拿過筆硯,將筆膏飽,“刷、刷”寫了兩個上句,轉身問丫鬟:“春蘭,這倆上聯如何?”
這春蘭可不是一般丫鬟,識文認字,出詩對對、行酒令、打燈謎、猜謎語,她都會。她的父親是個老秀才,不得第,以教書養家餬口。春蘭從小跟父親唸書,論文才比劉金定還高。只因父親下世,母親改嫁,被劉大奈收在山上給女兒做伴,金定拿她當親姐妹看待,所以寫完了向春蘭請教。春蘭笑了:“小姐!寫得好!”
“求你給高公子送去,看他能不能對上。”
“小姐,他要對上好,對不上,算栽了跟頭。這個人性急脾氣暴,還不氣死呀?”
“逢場作戲,走吧!”
“好!”
春蘭把紙卷好,拿著,主僕下樓,二次回到書房外,金定在窗外等候。春蘭拿著白綾紙箋來到書房門前,說道:“老員外,小姐命我找您有事請教。”
“是春蘭呀!”
“是。”
“進來吧!”
“奴婢告進。”
春蘭打簾櫳,低頭邁門檻進了書房,先看了君保一眼,笑了笑,然後衝劉大奈說:“老員外,小姐寫了幾個字,向高少爺求教,不知高少爺能否賞臉?”說完,將白紙遞給劉大奈。
劉大奈接過來一看,是兩個上聯。一個寫:“繡絨刀安天下,胸懷壯志。”另一個上聯是:“鼓架鼓架陳皮半夏。”這是四味中藥連一起組成個上聯。劉大奈皺眉頭埋怨女兒,頭一聯出得還可以,第二聯出得不應該,你在離恨天跟師父採藥,知道藥名藥性,才用四味中藥寫對聯。高君保生在官宦之家,哪懂藥材?這是難為人呢!他要是對不上來多不好看。劉大奈拿著這張紙為難,嘴裡說:“是我把金定慣壞了,怎好麻煩高公子!”
春蘭說:“以文會友,以武會友。高公子看不起女子,我們小姐不服氣。既然公子對不上來……老員外,我就走了。”說完拿過上聯要走。
高君保說:“老員外,我看看寫的什麼?”
“哦,叫你見笑了。”說完,把那張白紙遞過去。
高君保展開觀瞧,看罷笑了笑說道:“老員外,請借筆硯一用。”
春蘭取過文房四寶,放在高君保眼前。高君保將七寸狼毫拿在手裡,蘸上墨,刷刷點點寫完,將筆放在筆架上,捧起寫好的對聯:“老員外!君保才疏學淺,叫小姐見笑了。”說完遞了過去。
劉大奈接過來一看:嘿!樂得鬍子全飛起來了。“好!字寫得好,點點如桃,撇撇如刀。對仗工整,恰到好處。”
寫的什麼呀?上聯劉金定寫的是:“繡絨刀安天下,胸懷壯志。”高君保配的下聯是:“亮銀槍定乾坤,腹有良謀”。這倆人一個比一個志氣大。
另一聯金定的上句是:“鼓架鼓架陳皮半夏。”高君保下句對的是:“燈籠燈籠白紙(芷)防風。”也是四味中藥。劉大奈哪能不高興?心想:這個人博學多讀,知多見廣,還懂得醫道。
書中暗表;後邊這副對聯是高君保碰上的。他不懂醫學,也不會抓藥。那為什麼能對上呢?這是因為他母親趙美容經常和宮中太后、王妃在一起飲酒觀花,賞月聽琴,出詩對對。有一次太醫的女兒被請來做陪,出了這麼副對聯,和劉金定出的這副一字不差,皇太后杜氏對上了。趙美容經常在家裡唸叨。高君保記住了,想不到今天正用上。劉大奈不知道呀!把對聯交給春蘭,春蘭看了看,對得真好!心想:我家小姐不輸了嗎?不行!我替小姐出一個。想罷衝君保飄飄下拜,說道:“高少爺,奴婢也認識幾個字,說出來請少爺指教。”
君保說:“丫鬟姐,請講。”
春蘭說:“汴梁無花獨具雞冠籬下綻。”
高君保一聽生氣了。小丫鬟羞臊我罵我呢,我成雞冠子花啦!好吧,給你一句:“雙鎖有草猶留狗尾牆上搖。”
春蘭聽完,臉上緋紅:“喲,我的媽呀!”春蘭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