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鄭恩鞭打韓國舅 兄妹定計害豪傑(第5/6 頁)
花鞋。桃腮粉面,朱唇皓齒,眉似春山,目如清泉,細腰上的環佩,叮噹悅耳,鶯聲燕語。趙匡胤看罷龍心大悅,下車輦用手相攙:“梓潼平身。”
“萬歲,奴家昨日新作兩首琵琶曲子,給萬歲彈唱助助酒興,算奴婢對萬歲皇爺一點忠心。”
趙匡胤話鋒一轉:“好,好,寡人正想去看看梓潼。”衝內使說:“來呀!奔桃花宮。”
韓素梅急忙謝恩:“謝萬歲賞光。”
來到宮門,二人下輦,攜手攬腕步進桃花宮內,行過君臣大禮,然後落坐。宮娥獻上香茶,準備御宴。趙匡胤說:“梓潼你彈什麼新曲子?給孤聽呀!” 韓素梅把嘴一撇,低垂粉頸,小聲抽泣。這一哭,趙匡胤的心都要碎了,急忙給她擦淚:“梓潼,你這是怎麼了,誰欺負你了?”
“萬歲!奴初入皇官,人生地疏,只有萬歲一個親人,只說是沾點皇恩,受些雨露,朝夕相見。不知奴怎麼得罪皇上,四天不見龍顏,害得奴坐臥不寧,茶飯懶咽,每日苦守深宮,兩眼望穿。似這樣萬種淒涼,千般寂寞,真不如一死了之。”
這一哭,嬌小可憐,趙匡胤也覺得對不起她。忙說:“素梅,你不要想得太多,我因國事太忙,顧不了你,你應該諒解。”
韓素梅說:“不對,宮中三千粉黛,個個百媚千嬌,勝我素梅萬倍。”
趙匡胤說:“你說錯了,當初你我何等恩愛,我趙匡胤不會忘的,你別多心。”
韓素梅問道:“那為什麼你四天不來?”
“我這不是來了?”
“前幾天為何不來?”
“你只顧自己,我得管一國大事,朝中事纏手,我心裡不痛快。”
“朝中出什麼事了?”
“還不是你哥哥惹禍了嗎!”
韓素梅故作不知:“我哥哥惹什麼禍?”
趙匡胤把鄭子明和韓龍的事說了一遍。韓素梅裝作吃驚的樣子,擦乾眼淚跪在地上:“萬歲,小奴請罪!”
趙匡胤問:“有什麼罪?”
“我兄長無知,惹惱三王千歲,殺之不足,剮之有餘,蒙萬歲開恩不怪罪,我替我哥哥領罪。”
趙匡胤聞聽大喜:“梓潼真明白,我以為你聽說哥哥捱打,一定心痛,要哭鬧不完,嚇得我沒敢來。想不到梓潼如此賢德,體諒孤王的難處,可欽呀!可敬!”
韓素梅說:“萬歲過獎了。”
趙匡胤拉起韓素梅。酒宴擺上,夫妻對坐,推杯換盞。
韓素梅說:“萬歲,我哥哥惹了三王千歲,兩家結了仇。我兄長有嘴無心,沒事了,只怕三王爺不能完。人家官高爵顯,我哥哥官小職微,就得受氣。打兩下子沒什麼,打不死,與你我的臉面不好看。萬歲得想個辦法為好。”
趙匡胤說:“不會的,我三弟心直性耿,不會記仇的,過去就完了,還能老打架嗎?”
韓素梅說:“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兩人不和,萬一有人從中挑撥,仇疙瘩可就結上了,不如給他們和解和解。”
趙匡胤問:“怎麼和解?”
“這兩人一人是你的御弟,一個是你內兄,金磚不厚,玉瓦不薄,半斤對八兩,請萬歲一手託兩家。今晚準備一桌御席,把兩個人都請來,酒席宴前,奴替兄給三王千歲賠禮道歉,再有你的面子。三王一定能網開一面,言歸於好。萬歲,今後您可就少操不少的心呀!” 趙匡胤大悅:“哎呀,梓潼足智多謀,替孤分憂解愁,就這麼辦。”
趙匡胤傳旨,讓太監請鄭子明和韓龍入宮見駕。
再說鄭子明打了韓龍,皇上不但沒怪罪,還叫韓龍給他賠禮,鄭子明挺高興,回到府中脫下官服,夫人陶三春進來:“老爺,萬歲怎麼發落的?”
鄭子明把經過說了一遍:“我二哥跟我近,能向著韓龍嗎?別看把妹妹嫁給我二哥,不行。二哥說打得對,打得好。”
陶三春聽完緊皺雙眉,暗想:“趙匡胤能這樣嗎?”心裡懷疑又說不出別的,只好囑咐他:“以後走路躲著點,別惹姓韓的。”王妃心裡犯疑。
一晃過去四天沒什麼事,今天晚飯後,夫妻倆正和兒子鄭印玩耍。太監來傳旨,宣鄭子明入宮飲酒。鄭子明挺樂:“好,老子就愛喝酒。大人,我和你一起走。”
陶三春說:“慢著!請大人先行一步,鄭王隨後就到。”
“好吧!”
陶三春見太監走遠了,攔住鄭恩:“將軍,有什麼事白天不能辦,單晚上辦?你進宮我不放心,還是不去為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