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回 肖元帥棄暗投明 花慶祥押車出城(第4/7 頁)
,你我吃罪不起。故此,明日押送金陵為好!”
花慶祥說:“不對!鬱文造反,夜長夢多,應當立斬,假如昨夜死在亂軍之中,萬歲還能怪嗎?”
“死在亂軍中和我們處死是兩回事,賢弟不要多慮,愚兄自會處理得當。”說完,肖升拂袖而去。
花慶祥敢怒不敢言,無奈離開帥府。
等到掌燈時分,肖升叫女兒肖引鳳拿著手令,將鬱文提來,帶到二堂。肖升早在二堂等候。
鬱文不解其意,那肖升上前親解其縛,滿面陪笑說:“賢弟受驚了!愚兄準備水酒為你壓驚。”從人擺上酒菜,請鬱文入席。
肖引鳳上前施禮:“叔父!侄女多有得罪,請原諒。”
鬱文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你父女這是何意?”
肖升說:“請坐下講話。”鬱文見他們沒有惡意,這才坐下。
肖升給鬱文斟上酒,打個唉聲:“賢弟呀,愚兄愧見你啊!昨夜之事,是我糊塗,不如賢弟高瞻遠矚,棄暗投明。今天多虧吾女的師父白蓮聖母陳述李煜罪過,愚兄如夢方醒,願意和賢弟共扶宋主。”接著,把白蓮道姑說的話從頭到尾講了一遍。又說:“愚兄投宋無門,請老弟做穿針引線之人,不知可肯幫忙?”
鬱文聽罷,樂得眉舒目展,老頭一高興連著喝三杯,將嘴擦了擦,又來一口菜壓壓酒,心裡別提多敞亮了。這才叫:枯木逢春,絕路逢生,死而得活啊!上前拉住肖升的雙手:“肖元帥,你能獻關投降,可是天大喜事,我一家和鄭印等人都得活命,你獻城有功,宋主哪能不收留?此事包在我身上了,不知何時反出揚子關?”
肖升說:“多謝賢弟關照,不過還有一件事情你得幫忙。”
鬱文說:“十件八件全行啊!”
“你侄女年已二九,我這輩子就這麼個女兒,高門不成,低門不就,她師父看中鄭少王爺,想將你侄女許配鄭印,這是我肖家攀高附貴,不知鄭王爺能否樂意?”
“這個……”鬱文沒敢答應,暗想:這可是大事,鄭印母親是陶王妃,被封到康壽官養老,人家孩子能沒定親嗎?尤其肖引鳳用飛爪擒住他,在獄中捱打,鄭印要記恨前仇,親事不能成。這門親事要做不成,肖升也不能投大宋。想了半天他明白了,肖升是為了他女兒終身打算。這件事怎麼回答好呢?……鬱文眼珠一轉,計上心來:“老哥哥,親事得兩廂情願,我去問問鄭印,能成更好,萬一不成,再給你回信。”
“有勞賢弟走一趟,事情沒成之前,還得委屈貴體,將你送回監獄,有什麼信兒,我叫你侄女傳遞,你看如何?”
“太好了!”
“老弟請酒!”
“辦事要緊,喝兩杯就行了,辦成一塊兒喝,我這就告辭。”
“好!送鬱將軍。”這送是好聽的,又給鬱文綁上,派兩員副將跟著肖引鳳押送,回到獄中。
鬱文等人被押在後院牢房,分在兩處;曹金山和鄭印在一起;鬱文全家在一起。為何沒把鬱文一家分開呢?因為獄卒對鬱文副元帥有點照顧,平時鬱文待人和藹,體貼下人,獄卒們心想,他全家不定什麼時候被殺,讓他一家團聚團聚吧!
肖引鳳怕走漏風聲,到了監牢門前,叫副將回去交令,她親自押送鬱文奔後院,小聲告訴鬱文:“叔父大人,您見到鄭王爺,事情辦成,您咳嗽三聲為號,我給您開門。”
“賢侄女,你把我送進鄭印的牢房內。”
“是了。”
肖引鳳叫獄卒開啟關押鄭印的牢門,把鬱文推進去,將鐵門關好。肖引鳳在門外臺階上轉來轉去,等待迴音。
這時,曹金山和鄭印師兄弟二人被押在黑屋裡,也不知道發愁,兩人談笑風生,挺高興,訴說離別之後各人的經歷。忽然,見有人被推進來,兩人沒看清是誰,曹金山問道:“誰?”
“是老夫來了!”
曹金山聽出來是鬱文的口音,忙問:“是岳父大人?”
“正是!”
曹金山說:“老人家!我對不起您老,連累您滿門受苦,我成了罪人。”
“孩子,別說後悔話,世上也沒後悔藥。老夫不埋怨,你做得對,我這條路也走得對。”
“你老偌大年紀,落個身首兩分,我於心不忍!”
“你小點聲!我給你們報喜來了。咱們死不了,很快就能離開牢籠,展翅高飛。”鬱文說著,來到二人近前。
這兩人被綁在柱子上,頭髮用鐵環吊著,一動不能動。鬱文走過來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