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回 梧桐谷英雄脫險 壽州城錘槊相會(第4/6 頁)
來在萬歲面前替我們請罪,二來在軍中聽差,出力報效。”
曹彬沒有回答,鄭印說話了:“行呀!營中二路元帥是我娘,我娘是女的,女元帥、女將官,又有女兵,太好了!”說到這,他看看肖引鳳。肖引風含羞地點點頭,表示樂意。
曹彬說:“好吧!明天咱們一塊走。”
鬱金豹說:“曹侯爺!我也到壽州去。”
曹金山急忙攔他:“你不能去,你們兄妹,一個留家,一個去前敵,都走了,二老無人照顧。”
“得了吧!我爹有兒子,他指望我;我肖伯父和花三叔沒兒子,他們就不活了?”
“話不能那麼講,沒有就不惦著了,有兒子到前敵,老人不放心,就你這麼個獨根苗呀!”
“這叫啥話,一個兒子有啥稀奇,鄭少王爺,你、石英不全是哥一個嗎?”
曹金山被問住了。鬱文說:“金山呀,叫他去吧!”
“是。”金山這才答應。天至三更,眾人散去。
次日清晨,用罷早飯,楊家五百子弟兵,早已集齊準備出發。肖升準備十車糧食和昨日繳獲的兵器,帶到壽州,以表誠心。三員女將披掛整齊聚在帥堂。肖升、鬱文、花慶祥帶城中副將給各位餞行,一直送到城外,才灑淚分手。
路上無書,不再多敘。眾將很順利的到達壽州北城外,紛紛下馬。鄭印叫城,守城的軍卒認識鄭印:“鄭千歲回來了!路上辛苦。”
“心不苦,肝苦呀!快開城吧!太原侯和金臺御使回來了,有要事面見聖上。”
“鄭王千歲,你身後那麼多人是幹什麼的?”
“是我們請來的英雄,幫助咱們打南唐。”
“那些人沒有元帥將令,我們不敢放進,請他們候等。鄭千歲!你們先進城可以吧?”
“可以,可以。”鄭印告訴男女眾將等著,他和曹彬、潘仁美先進去。軍卒一陣忙活,吊橋落平,城門開放。三位打馬進城,直奔帥府。
自從鄭印搬兵走後,趙匡胤度日如年,城頭高掛免戰牌,每天和軍師對坐嘆氣,搬兵的走了好幾個,一位也不見回來,陶王妃惦記兒子,坐臥不安。
今天趙匡胤、陶三春、苗從善、高懷亮等人坐在帥堂上發愁。內侍進來報信:“給萬歲道喜!汝南王鄭印,太原侯曹彬,金臺御使潘仁美回城,要見駕交旨。”
趙匡胤聽了又驚又喜,展開龍眉,換上笑容:“謝天謝地,總算都回來了,快快請進。”
時間不大,鄭印、曹彬、潘仁美走進帥帳,撩衣跪倒。“臣參見吾皇萬歲!萬萬歲!”
趙匡胤把三個人拉起來,挨個觀看,全變模樣了,特別是鄭印眼窩深陷,又黑又瘦,看出吃了不少苦。趙匡胤看罷真心痛,眼中含淚說:“三位愛卿可想死寡人了,快快請坐。”
“謝萬歲!”鄭印又給高懷亮和軍師見禮,然後見陶三春:“娘呀!你想我了吧?我可想你了。我做個夢,夢見娘了!”
陶王妃看著兒子又高興又心痛,面上帶笑,眼中含淚說:“軍中事務多如牛毛,為娘也顧不得你了,萬歲叫你請楊家將,請來沒有?”
“別提了,這事不用我說,叫兩位老將說吧。”
就這祥,曹彬把自己護送潘大人,受了重傷到安慶養傷,又和李志平徵收兩千石糧食的事說了一遍。趙匡胤喜出望外:“軍中正缺糧食,你們送來了,首功一件。”
潘仁美述說他去山西請楊家將,楊袞病故,楊繼業料理後事,派出三位公子到前敵幫忙的經過,最後說:“楊氏弟兄現在城外候旨。”
趙匡胤說:“好呀!快請他們進城。”
鄭印說:“別忙,我還收了好幾員將呢。”他把去山西走錯路,誤到揚子關,被肖引鳳抓住,多虧師弟曹金山看見,詐降入關,和招親、石英錘震林文豹、三老獻關投降經過說了一遍。平時鄭印嘴笨,今天可不笨了,講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最後說:“萬歲,我雖然收下了肖引鳳,臨陣收妻有罪,我也有功,沒有我,你能得到曹金山、石英、鬱金豹和揚子關三員老將、三員女將嗎?衝我給你收下幾員大將,免去罪過,我這謝謝萬歲了!”
一席話說得文武官員哈哈大笑。趙匡胤也樂了:沒等我這說話,他那兒謝恩了。“賢侄呀!得下揚子關,又收了好幾員大將,記上大功,將來回京封賞,你們兩對小夫妻在營中聽差,打敗南唐兵將,將來奉旨完婚。”眾將也佩服,鄭印歲數不大,能文能武,能辦事,走錯道還能因禍得福,是個福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