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趙匡胤演義 > 第十三回 陳摶愛才收鄭印 少王闖營救懷亮

第十三回 陳摶愛才收鄭印 少王闖營救懷亮(第3/6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明末:懶漢的逆襲人生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穿成獵戶後我養了未來首輔戲說嬴政天子寧有種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鐵道:此生只為知更鳥楊建波唐朝風雲傳奇崩鐵:是藏劍不是魔陰身情牽盛世戀歌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祖龍修仙我監國?上朝簽到人物卡人在錦衣衛,開局領悟洗髓經三國:從佃農開始橫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

倆比試比試,你要能打過我,我認師爺;打不過咱倆認我娘為師。”

老人聽這話樂了,這孩子說話渾,渾就渾點吧!將就材料,誰讓我和他有緣呢!“鄭印咱倆怎麼打?”

“你把我摔倒了,就認師爺。”

“好。”

鄭印和他父母學了三年童子功,一般的孩子,十個八個不是他對手,自己也不知道本事有多大。衝著老道左手一晃,右拳奔前心打去,這招叫“黑虎掏心”。老人紋絲沒動,沒看見抬手,把鄭印手脖子抓住,往懷裡一帶,往外輕輕一扔,把鄭印扔出一丈多遠。老人飄身跟過去,鄭印剛站起來,老人照後背推了一掌,鄭印剛爬起來又摔倒了。鄭印“撲通”跪下:“師父在上,徒兒給師父磕頭。”

“不能叫師父,你的歲數,得叫師爺。”

“師爺!”

“起來吧!你願意跟我學徒!”

“願意。”

“能捨得離開你娘?”

“只要學到武藝,給我爹爭光露臉,怎麼都行!”

“不許想家。”

“我不想。”

“好孩子,你悄悄回屋收拾一下衣服,誰也別告訴,馬上出來,我領你走。”

老道又留了一封書信,放在屋裡。上邊寫明帶走鄭印,上山學藝,叫陶三春別惦念,藝業學成就回家,沒落地點。

就這樣,老道上了毛驢領著鄭印出了汴梁城,來到陝西華陰縣,西嶽華山希夷洞。這個老道是誰呀?這可是大宋朝名揚四海、婦孺皆知、威震華夏、德高望重的老隱士,姓陳名摶,字圖南,號扶搖子,道號希夷,自稱睡仙,世人管他叫希夷老祖。

陳摶是亳縣真源人,跟三國年間的魏武帝曹操和神醫華佗是同鄉。家有良田千頃,騾馬成群,幼時好學,聰明絕頂,又有賢妻嬌子。怎奈陳摶看破紅塵,視金錢如糞土,拿功名如過眼雲煙,崇拜老子,一心入山,修道煉丹,求長生不老之術。他拋家舍業,到武當山出家,在九石巖,服氣辟穀二十年,得道之後,雲遊天下,拜師訪友,歷盡滄桑。陳摶的文韜武略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登峰造極的地步。

以後又移居華山希夷洞,常閉門數月不起,故稱“睡仙”。後人傳說陳摶一覺睡八百年。亳縣至今還有陳摶廟。他是苗光義的師父,趙匡胤的朋友,趙匡胤闖關西,到華山和陳摶下棋,連輸三盤,將華山輸給陳摶。這段傳說,至今在民間還廣為流傳。

陳摶老祖聽說汝南王鄭子明屈死,可憐陶三春孤兒寡母,才趕到京城看望,見小鄭印憨厚可愛,決心把他培養成人,將來為國家報效。故此,把鄭印帶到華山,傳授文武二技。

和鄭印一塊學藝的還有一人,是太原侯曹彬之子叫曹金山。曹金山住在華山下曹家集,在家學藝,鄭印在山上學徒,陳摶分別授藝。

陳摶老祖為教鄭印,貪黑起早,廢寢忘食,嘔心瀝血。可惜鄭印是個粗心人,好武不好文。只跟陳持學會武功,別的沒繼承下來。轉跟八年,鄭印長成大小夥子,力大無窮,是員猛將,比他爹鄭子明強之十倍。

陳摶老祖每年出去雲遊一次,多則五個月,少則半個月。鄭印在山上練功,也幫助道童煉丹。

這一天,陳摶出遊歸山,將鄭印叫到面前:“孩子!你的武藝足可防身保國,我不再留你,你該下山回家了。”

鄭印說道:“師爺,我不走,我捨不得離開你。”

“孩子,國家出了大事,不回去不行,你非一般人,乃是大宋朝的官員,現在宋天子趙匡胤兵伐南唐,被困壽州數年,裡無糧草,外無救兵,你身為國家臣子哪能袖手不管?家貧出孝子,國難顯忠良。孩子,你速下山到壽州去,為國效力,咱師徒後會有期。”

鄭印聽了也著急,問道:“師爺,您叫什麼名字?我還不知道。”

陳摶笑了笑:“施恩不求報,要走了,我告訴你,大宋軍師苗光義是我的徒弟。所以,我收你當徒孫,你不能管我叫師父,輩太大,不好論,我將來也到前敵幫他們戰於洪。”

“師爺!你老心血耗盡,傳授武藝,恩重如山,孫徒未能報答。”

“你能為國立功,為民請命,立身揚名,就是報恩。”

說著,陳摶將名姓告訴鄭印,又給他畫個路途單,怕他走錯路,準備路費川資,馬匹兵刃。鄭印身高力大,給他打造一條丈八蛇矛槍,槍裡夾鞭,是陳摶教給鄭印的絕技,百發百中。這條鞭是水磨竹節鋼鞭。鄭印告別恩師、學友,給陳摶老祖磕頭,給師叔、師大爺施禮已畢,眾道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快穿之年代旅行記末世追妻攻略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