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從此便有了主人(第1/2 頁)
有許多人覺得父皇是聽了程惜芙之言才冊封任輕歡為太子妃,心裡還暗自覺得皇上竟然讓個後宮的女人用枕邊風來左右太子的終身大事。
但他很清楚,父皇絕非昏庸之人。要論計謀高手,誰也鬥不過順天朝的天子。
父皇揀選了任輕歡,一來是為了消弭朝中文官武將的隔閡紛爭;二來是要助東宮一把,給他一個機會打好和任道遠的關係,取得文官集團的支援;三來也算是對東宮的一種牽制,讓他知道天大地大皇帝最大,父皇可以把任道遠的女兒封為太子妃,亦能透過聯姻,隨時助凌祈原取得武將的支援,動搖東宮的地位。
對父皇而言,所謂儲君既是必備,也是對皇權必然的威脅,一邊得為他鋪好路,一邊亦要防著他的羽翼漸豐,養虎為患。
父皇和程貴妃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要鉗制東宮,得在太子妃之位下手。只不過他們選擇任輕歡的原因,大相徑庭。
但無論父皇是基於什麼原因決定賜婚,也不可能接受凌祈原對自己的皇嫂糾纏不清。今晚過後,自會找個機會,對其小懲大戒。
正因看透了這點,方才在明恩殿上,任道遠才會順著父皇的心意,說出父皇想聽的話,給凌祈原一點警告,順道表明忠心。
在今天之前,他一直以為任道遠更願意把任輕歡嫁給凌祈原,而非他這個太子。單憑凌祈原和任輕歡的青梅竹馬之情,一旦貴和宮能推倒東宮,讓凌祈原登上帝位,皇后之位就毋庸置疑的歸任輕歡所有。然而,如今細想,把任輕歡嫁入東宮,對任家來說亦非壞事。
若是有朝一日,他順利繼位,只要任輕歡能生下一兒半女,看在嫡子嫡女的份上,他便很有可能饒恕任家之前的種種不敬。任道遠是不可能繼續在朝中呼風喚雨了,但最少能保任家上下週全。而當任輕歡生的皇子長大成人,朝野想必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再換個角度去看,即使東宮真被推倒了,任家也不過折損了一個女兒,而凌祈原又怎可能為難這個表妹?更有可能的是把任輕歡為他生的孩子賜死,再前事不計,後事不提地把任輕歡留在宮中,甚至一聲令下給她封個貴妃也不無可能。
到時候,任家雖然丟失了中宮的控制權,但有程貴妃在前為例,任道遠自然知道一個受寵的貴妃比不受寵的皇后來得有用多了。
正因為無論把任輕歡嫁給他和老二中的哪一個,對任家來說都是進可攻退可守的事,所以在父皇指婚時,任道遠才會袖手旁觀,隔岸觀火,任貴和宮把他的嫡女當棋子用。
果真是隻滑不溜手的老狐狸。那麼,老狐狸生的小狐狸又如何呢?
在任氏心中,凌祈原究竟有多重要?她嫁入東宮,是為了父皇的旨意、為了程惜芙,還是……為了凌祈原?
任輕歡......凌承業在嘴邊細細咀嚼著這個名字,唇角向上微彎,嘲諷一笑。
還有誰能比太子妃更能阻礙太子繼承大統?程家跟貴和宮這一招,雖說是兵行險招,卻絕對經過深思熟慮,絕不輕率。
他冷哼一聲,睜開了眼。若那些人以為單憑一個太子妃就能把他扳倒,也未免太小覷他了。
他既要成為天下之主,稱孤道寡,自然做好了準備。他們可以利用任輕歡來對付他,他又何嘗不能利用她來為自己披荊斬棘,助自己登上那萬人景仰之位?
娶任道遠的女兒為太子妃,對他而言究竟是利是弊,端看他的心有多狠。而在宮中長大的孩子,最不缺的便是心狠手辣。
銅輦平穩地停了下來,福全靠近到窗邊道:「殿下,到東宮了。」
他沒有開口說話,自個兒傾身推開了輦門,俐落地一躍而下,腳一沾地便大步跨過東宮的門檻,向西殿走去。
福全忙跟了上來,挑燈照路。
「太子妃回宮後有什麼動靜?」凌承業邊走邊問。
福全貼在他的身旁,低聲回答:「稟殿下,據下面的人說,太子妃前腳才剛踏進宮門,程貴妃後腳便來了,兩人在正殿談了好一會兒。」
手腳倒是挺快的。
「說些什麼了?」
「程貴妃問候了太子妃兩句,又說了一些訓誡的話。」
「還有呢?」
福全便把採風和採露彙報的細節,兩人在殿上說過的話、有過的互動,仔細地說給凌承業知道:「其後太子妃親自攙扶著程貴妃,把她送到東宮門前,期間兩人又說了些什麼,下面的人就聽不清了……程貴妃走後,太子妃便回寢殿休息,進了些吃食,沒有其他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