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始作俑者竟是她的父親?(第1/2 頁)
「所以,當年朕派了一支精兵,繞過匈奴的國境,在西邊與大宛的兵馬進行夾擊,大敗了匈奴大軍。」聖上鬆開交疊著的雙手:「雖然匈奴是擊退了,但是大宛也死了兩個青壯的王子,元氣大傷。在那場戰事後,大宛王派了延留大王子來朝,求娶順天朝的公主,聯姻加強同盟、對抗匈奴。」
之後,便是敏兒的出嫁吧?
「大宛需要順天,而順天同樣需要大宛,讓敏兒去和親成了理所當然的事。」聖上的眼神慢慢拉遠,望向遠方窗外的銀杏樹:「是朕疏忽了,沒看出那個男人眼底的不屈。」
「延留野心勃勃,他並不甘心讓大宛只作順天的藩國。在和順天結盟的同時,延留也沒放棄和匈奴打好關係。在敏兒之後,他又娶了三個側妃,其中有兩個皆是匈奴人。」
任輕歡睜大雙眼,知道聖上將要說的,就是所有問題的癥結。
「如今三國還能維持和平,是因為匈奴吃過驍騎大將軍的虧,不願與他為敵。但是莫老將軍年事漸高,這點我們知、匈奴知、大宛也知。」
聖上身子向前一傾,眼神更加凌厲:「與其坐以待斃,等莫馬行不能再領兵了,匈奴和大宛聯手攻打順天,我們只能先下手為強,讓匈奴知道除了莫老將軍外,我順天朝還有可以領兵殺敵的大將,像是莫小將軍莫迢,還有東宮太子凌承業。」
任輕歡不自覺地喃喃續道:「如此既能於莫老將軍尚在時,讓太子和莫小將軍立下威名,震懾西域諸國,更能把大宛收歸順天所有,再也不怕匈奴會取得大宛的駿馬,一舉數得......」
在話脫口而出的同時,她隨即驚醒過來,咬緊下唇,垂頭道:「這只是臣媳無知的推測,出言不慎,望父皇怨罪。」
然而,聖上的表情卻沒有絲毫變化,只是淡淡開口回道:「太子妃此言,正是任宰相當初說服朕時,講過的同一番話。 」
任輕歡臉色一變,剎那間腦海裡竟一片空白。
所以,這一切的始作俑者竟是她的父親?
然而,聖上卻對她的震驚視而不見,斬釘截鐵的道:「朕所作的決定雖然駭人聽聞,傳了出去或許會對皇家的聲譽帶來重大打擊,但是朕不能待情況變壞再動手。如果犧牲一個女兒能換來順天朝五十年的長治久安,就算重來一遍,朕還是會這樣去做。 」
任輕歡僵在原位,感受著從聖上身上散發出來的決絕與悲痛。
「朕一直覺得你的性子過於溫吞,擔不了大事,無法成為太子的助力 」順天朝的天子盯著她,沉聲低語:「朕始終想不通,靜德皇后為何非要讓太子娶你不可。如今看來,皇后是早就在你身上看出了朕所沒有發現的特質吧?」
任輕歡一怔,然後無力地垂下頭來,輕聲道:「靜德娘娘的大恩大德,歡兒沒一天敢忘記」
「你是應該要記著皇后的.......」聖上一頓,然後聲線再次變得冷硬:「朕今天跟你分析這些國事,是要你明白,就算是一國之君,還是有許多事情不能隨心所欲。如果你將來能陪在太子身邊成為國母,你要知道自己所要負起的,究竟是怎樣的一個重擔。後宮不得干政,但一國之後,並不只是屬於後宮。」
姨母至今始終無法取代靜德娘娘在聖上心中的地位,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吧?
在國家利益與妻兒之間,一個帝王永遠都是會選擇前者。而這點更是作為他的妻子必須接受,甚至是屈服的一點。
然而,這卻也是最令姨母傷心的一點。
「父皇的意思,歡兒明白。」任輕歡眸中光芒變淡,點了點頭。
「你是個懂事的。」聖上再頓,聲音也放軟了些許:「今天就這樣吧,你早點回去休息。」
然後,他又輕嘆了口氣,再道:「有空還是要多去陪伴貴妃,她畢竟是你姨母。」
「歡兒領命。」任輕歡撐起身子行了個禮,之後便在聖上的示意下退出了龍翔殿。
當她到了外頭,抬頭看向天空時,才察覺日已過中天。真奇怪,她竟半點也不覺得累或餓。
見太子妃出來了,福全等人忙迎上前來。
任輕歡任由採風上前來扶著自己前行,緩緩側過頭去望向福全:「你說這時辰,殿下用過午膳了嗎?」
福全快步走在她身後半步,恭敬地回道:「奴才猜想,該是用了吧?」
「嗯,希望用了。殿下隻身在外,我真怕他那過餐不吃的壞毛病又犯了。他身邊的人也不知有沒有那個膽子勸他用膳。」
福全在心底輕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