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任氏是你的皇嫂(第2/2 頁)
給
聖上閱覽。
「兒臣的想法是把工程分為五年進行,益州不單是當年太祖領兵起義、建立我順天朝之要地,更是物產豐盛,商家同樣必爭之地。」
太子的手點在輿圖的益州上,又再划向京師的方向,「宜先打通京城與益州之間的交通,築建寬闊的官道,不只軍隊行進順利,連商隊也能暢通無阻,把益州的物產運到京城來。」
聖上聽得此話,開口問道:「不從運河旁邊開始修築管道,出資的商家沒有意見嗎?」
「兒臣早和他們談妥了,益州是塊未經打磨的的璞玉,當中蘊藏的利益價值有多大,那些商家全都想分一杯羹,絕不會出言反對。」
聖上頷首,又聽太子繼續道:「還有一點就是,不能為了打通全國交通,就失了對京師的防衛。修建官道可以使全國的物資順利流向京師,但
也增加了不軌之徒直搗此處的風險。兒臣建議,在修道的同時也需派兵守道,每隔五百里安排一支隊伍駐紮。」
「這個想法不錯,」聖上站了起來,彎身靠近輿圖,看得更是仔細:「但是養兵耗費米糧,在豐年雖不成問題。若遇到到了凶年,便會成為朝廷的負擔,可想到解決方法?」
凌承業沉思片刻,才開口回答:「如果怕駐兵成為負擔,也可以讓隊伍輪替著在官道上來回巡邏,既可減少將士人數,更可替朝廷運送重要物資。當然,移動的方向和次序必須定期更改,以防有內奸通外鬼,圖謀不軌。」
聖上聞言點了點頭,滿意地笑道:「太子心思愈發縝密了,此事就交給你去安排吧。工程巨大,最怕有耗子鑽空偷草,你盯緊些,別讓他們亂來。」
「父皇所言,兒臣定會盡心管束各層官吏」太子手一拱,謙遜的回答。
聖上滿意的笑了笑,慢慢坐回龍座,重新拿起奏摺批閱了起來。好一會兒後,才發現太子還沒有告退,仍杵在原地,仰視著他。
「太子可是還有其他事要稟報?」
「回父皇,兒臣有一事藏於心裡,想跟父皇求解。」
「啊?」聖上挑眉,問道:「什麼事?」
「此事既與父皇和母后,也與兒臣和太子妃有關,」太子把頭壓低:「說起來,應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聖上的好奇心被完全勾起,再次把奏摺擱下,追問:「到底是什麼事?」
「兒臣最近聽聞,母后尚在時,曾求父皇為兒臣跟太子妃賜婚?」凌承業面露不解,抬眼看向聖上:「但是,那時候兒臣和太子妃還是黃口小兒,就算是性情愛好也未可知。若此事當真,兒臣實在想不通,父皇和母后何以認為兒臣和太子妃乃良配?於是,斗膽前來跟父皇求證。」
聖上顯然沒料到太子問的會是此事,一言不發地瞧著他良久。
凌承業沒有就此退縮,只是堅定地回望著那高坐在皇位上的男人。
終於,對方讓了步,面無表情的反問:「這事,你是打哪聽來的?」
「回父皇的話,說來荒謬,是太子妃告訴兒臣的。」凌承業仔細地觀察著皇帝的反應:「太子妃一再強調,說是母后把她許配給臣。但是,母后走的時候,她才剛滿七歲,兒臣愈想愈覺得此事匪夷所思,但太子妃也不像是個信口開河的人,於是.......」
凌承業沒再說下去,等著聖上出言呵斥,甚至是責備他輕信這些荒謬的話。
然而,出乎預料之外的是聖上竟輕嘆了口氣,開口便讓陳勇和福全等人出去。
御書房內,僅剩下父子兩人。
聖上沉默地瞅著太子,好一會兒後,才艱難的開口問道:「太子,你可知道朕為何非要你娶任氏為妃?」
氣氛驟變,凌承業在衣袖下緊握雙拳,遲疑的道:「求父皇明示。」
「朕知道你並不相信任氏,覺得她是程貴妃的人,不夠忠心」聖上抬頭望向窗外,目光像是瞧著遠處一個早不存在的人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