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比劃比劃?(第1/2 頁)
吃甘草要命?
仲卿舟一聽差點沒笑出來,這張老頭聽的俗語班數還真不少。
時來砒霜能活命,運去甘草能殺人。
這都從哪兒聽來的。
而一旁的林逸塵則貌似知道這個典故,笑道:“老師傅,那就是個笑話,你可別當真。”
隨後,林逸塵向仲卿舟解釋了這句話。
話說呀,有這麼一位稀裡糊塗的醫生,那醫術真是不咋地,還粗心馬虎得要命。
有一回,有個患者病懨懨地來找他看病,他給人抓藥的時候,竟然鬼使神差地把一味藥抓成了砒霜。
嘿,誰能想到,就這麼陰差陽錯的,居然把病給治好了!
仔細一琢磨,原來是他一開始就把人家的病給看錯了,可這抓錯的藥呀,卻碰巧對上了合適的方子,所以這患者就神奇地痊癒啦。
就因為這麼一出,這位郎中的名聲一下子就響亮起來,找他看病的人那是一波接著一波,像潮水一樣湧來,簡直數都數不過來。
可誰承想,又有那麼一次,這位郎中還是因為他那粗心的老毛病,在藥方裡把一味藥錯抓成了甘草,結果可好,活生生把患者給害死了。
這位郎中呢,也就因此被關進了大牢。
臨終之前,他那叫一個後悔呀,捶胸頓足地埋怨自己醫術沒學好,還老是這麼粗心大意,悲哀地長嘆道:“時來砒霜能活命,運氣甘草能殺人。”
這原本是郎中滿心悔恨說出來的話,其實也是在給後人提個醒,讓大家一定要認認真真鑽研醫術,千萬不能馬馬虎虎、粗心大意。
可誰知道,傳到現在完全變了味兒,好多根本不瞭解情況的人,就誤會了中醫,非說中醫治病救人就是靠碰運氣,還動不動就拿這兩句話來證明他們那荒唐的觀點。
“哈哈哈……”聽完林逸塵的敘述,仲卿舟也笑了,“老人家,那是大夫抓錯了藥,我不會抓錯,你運氣也不會那麼黴。”
老人一聽,還在搖頭,“可是老話既然傳下來了,我們就得遵守,這甘草我萬萬不可服用。”
“張爺爺,這兩句話可不是您這麼理解的。”仲卿舟笑道:“你知道二陳湯嗎?就是太醫局剛剛編撰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裡面就有這個方子。”
說到這,仲卿舟就想起在現代也有一個俗語,那就是“起病六君子,送命二陳湯”。
這話一出,就引起了林逸塵的興趣。
二陳湯是中醫古籍《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的名方,二陳湯的名字也不是因為裡面有兩個‘陳’而得名,而是因為方中有半夏和陳皮,因為半夏和陳皮以陳舊為佳,越是陳舊的半夏和陳皮藥效越好,所以命名為”‘二陳湯’。
藥方中,半夏特意註明要洗七次,因為生半夏有小毒,需要佛水煮七次才可以使用。
“這個藥方很出名的?為什麼會和送命二字扯上關係?”林逸塵問仲卿舟。
仲卿舟抿抿嘴,“哈哈,這個啊,還得從一個叫袁世凱的人說起。”
“袁世凱?誰?”
“不重要,就是一個男人。”
仲卿舟肯定不可能跟林逸塵解釋袁世凱是誰,所以就把它塑造成了一個邊陲小國的國君。
“這袁世凱啊,在奪得權利後就患上了疑心病。他原本身邊有六個幫手,被人戲稱為“六君子”,而這六個人中,有兩個人姓陳,叫陳樹藩、陳宦,還有一個姓湯,叫湯薌銘。他們三人在袁世凱眾叛親離時,迅速倒戈,導致袁世凱下臺病逝,因為這三個人兩個姓陳,一個姓湯,被人稱為“二陳湯”,所以有了“送命二陳湯”的說法。”
呃。
林逸塵一聽,笑得哈哈哈的,他沒想到這個藥名還有這樣的戲劇化故事。
不過,這麼一說笑,林逸塵覺得和仲卿舟的關係好像拉近了不少。
“方才所見,確實讓老夫看到了您辦學的誠意與用心。若真能如您所說,培養出一批優秀的戰場醫護人員,那可是大功一件。老夫狹隘了,老夫願意到你的學堂授業。”
“真的?那可是太好了。”仲卿舟笑著行禮:“學堂若有您相助,之後事定能順遂許多。接下來,我還得去說服蕭軍醫,只是不知道蕭師傅那邊好不好說話。”
林逸塵笑著擺擺手,他如何聽不出來仲卿舟是在向他打聽蕭遠山的品性愛好,道:“仲夫人放心,蕭老弟雖然性子直,但為人仗義,且醫術精湛。只要他親眼見識到您的本事,定會改變想法。若有需要,老夫也可陪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