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明朝皇帝往事 > 第32章 免稅安民

第32章 免稅安民(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穿成獵戶後我養了未來首輔戲說嬴政天子寧有種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鐵道:此生只為知更鳥楊建波唐朝風雲傳奇崩鐵:是藏劍不是魔陰身情牽盛世戀歌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祖龍修仙我監國?上朝簽到人物卡人在錦衣衛,開局領悟洗髓經三國:從佃農開始橫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皇帝年少,我從安南開始挽天傾趣翻三國之軍師有奇謀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我拔刀造反,你說我是當朝太子?

角色

朱元璋:明朝開國皇帝,出身貧寒,深知民間疾苦,心懷天下,立志建立一個百姓安居樂業的王朝,以強硬手段與懷柔政策相結合,穩固大明江山。

李善長:明朝開國丞相,足智多謀,跟隨朱元璋多年,在明朝建立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協助朱元璋處理政務,對國家治理有著深刻的理解和見解。

劉伯溫:朱元璋的重要謀士,神機妙算,精通天文、兵法、數理等,為朱元璋出謀劃策,在國家治理和決策方面有著獨到的眼光,深受朱元璋信任。

戶部尚書:負責國家財政事務,對各地的稅收情況瞭如指掌,在討論免稅政策時,從財政角度提供專業的分析和建議。

徐達:大將軍,戰功赫赫,為明朝的統一南征北戰,雖專注軍事,但也關心國家的長治久安和百姓的生活,在朝議中表達對免稅政策的支援。

湯和:明朝開國名將,與朱元璋交情深厚,作戰勇猛,為人謹慎,在朝堂上關注著國家的發展和民生問題,對免稅政策發表自己的看法。

地方官員代表:來自徐州、宿州、濠州、泗州、襄陽、安陸等地的官員,對當地的民情十分了解,向朱元璋彙報當地百姓的生活狀況,請求朝廷的支援和幫助。

第一幕:朝堂憂慮

時間:上午

地點:應天,奉天殿

旁白:應天的奉天殿莊嚴肅穆,硃紅色的柱子矗立兩旁,金色的琉璃瓦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朱元璋身著龍袍,端坐在高高的龍椅上,神色凝重地看著殿下的一眾大臣。

朱元璋(眉頭緊皺,聲音低沉):諸位愛卿,朕近日一直在思考,自漢唐而下,為何天下常常動盪不安,百姓飽受疾苦?

李善長(上前一步,拱手行禮):陛下,臣以為自漢唐之後,許多君臣不能以天下為家,心懷私慾,導致奸邪用事,國家自然難以長治久安。

劉伯溫(輕撫鬍鬚,微微點頭):李丞相所言極是。君臣若不能一心為民,視百姓的疾苦為自己的疾苦,又怎能贏得民心,治理好國家呢?

朱元璋(長嘆一聲):朕出身布衣,深知百姓的艱難。如今雖已平定江左,可中原之民仍流離失所,朕怎能坐視不管?朕聽聞徐州、宿州、濠州、泗州、襄陽、安陸等地的百姓,生活困苦,稅糧徭役沉重,朕決定免除這些地區的稅糧三年,諸位愛卿意下如何?

旁白:徐州,地處黃淮平原,乃交通要衝,素有“五省通衢”之稱,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宿州則位於徐州之南,是連線江淮與中原的重要節點。濠州是朱元璋的故鄉,這裡見證了他的成長與崛起。泗州扼守淮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襄陽,素有“華夏第一城池”“鐵打的襄陽”之稱,是南北交通的咽喉,戰略地位極其重要。安陸地處江漢平原北部,是湖北的重要區域。這些地區在當時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格局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百姓的生活狀況直接影響著國家的穩定。

戶部尚書(面露難色,出列說道):陛下,臣理解陛下的愛民之心。但免除這些地區三年的稅糧,朝廷的財政收入恐會受到不小的影響。如今國家初立,百廢待興,許多地方都需要用錢。

朱元璋(目光堅定地看著戶部尚書):朕知道財政會有壓力,但百姓是國家的根本。若百姓不能安居樂業,國家又怎能繁榮昌盛?朕寧願在其他方面節省開支,也不能讓百姓受苦。

徐達(抱拳說道):陛下聖明!百姓乃我大明根基,如今免除這些地區的稅糧,必能贏得民心,讓百姓更加擁護我大明。軍事行動離不開百姓的支援,只有百姓安穩,我軍才能無後顧之憂。

湯和:是啊,陛下。臣出身底層,深知百姓生活不易。這免稅之舉,實乃大恩大德,百姓定會感恩戴德。

第二幕:地方陳情

時間:午後

地點:奉天殿偏殿

旁白:朱元璋宣召了徐州、宿州、濠州、泗州、襄陽、安陸等地的地方官員代表,在偏殿中詳細詢問當地的情況。

徐州官員(跪地,聲音略帶哽咽):陛下,徐州歷經戰亂,百姓流離失所,田地荒蕪。許多百姓連溫飽都難以維持,稅糧實在難以承擔。

朱元璋(神色關切,連忙說道):愛卿平身,慢慢說。朕定會為徐州百姓排憂解難。

宿州官員(起身,恭敬地說):陛下,宿州地處南北交通要道,過往軍隊頻繁,百姓負擔沉重。加上近年來天災不斷,莊稼收成不好,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濠州

目錄
陰陽天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