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開創新朝(第1/3 頁)
角色
朱元璋:元末起義軍領袖,即將建立大明王朝,心懷天下,深知創業艱辛,對祭祀、軍事、治國等諸多事務都有著深刻的思考和決策。
李善長:朱元璋的重要謀士,足智多謀,參與了諸多軍政大事的謀劃,在明朝建立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徐達:大將軍,軍事才能卓越,為朱元璋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
馬皇后:朱元璋的結髮妻子,賢良淑德,與朱元璋攜手走過艱難歲月。
朱標:朱元璋世子,被立為皇太子,肩負著未來治理國家的重任。
王世龍:元萊陽守將世家寶派來向徐達納款的僉院。
唐宜:元萊陽守將世家寶派來向徐達納款的都事。
楊璟:湖廣行省平章,負責軍事行動,進攻永州。
鄧祖勝:永州守將,頑強抵抗明軍。
葉萬戶:元興化州守將,在福州失陷後選擇遁逃。
俞院判:元興化州守將,與葉萬戶一同遁逃。
李子成:興化州耆民,率領眾人向湯和請降。
湯和:徵南將軍,負責南方軍事行動,接收興化州的投降。
俞良輔:湯和麾下指揮,被派去鎮守興化州。
侍臣:在朱元璋身邊侍奉,參與討論,聆聽朱元璋的教誨。
第一幕:壬申朔的風雲
時間:洪武元年正月壬申朔
地點:應天府,皇宮籌備處
旁白:新年的第一天,本該是百官朝賀、熱鬧非凡的日子,但今年卻有些不同。天空中陰雲密佈,彷彿預示著這一年將是不平凡的一年。朱元璋坐在臨時的議事廳中,神色凝重。
朱元璋(對身旁的官員說道):免了百官朝賀吧,如今局勢仍未完全穩定,還有諸多要事待辦。命禮官速速書寫四代皇祖考妣神主,此事關乎我朱家根基,不可有絲毫差錯。
官員(恭敬地回答):遵旨,陛下,臣這就去傳達命令。
旁白:就在這時,一名士兵匆匆跑進來,手中拿著一封書信。
士兵(單膝跪地,呈上書信):陛下,前線傳來訊息,元萊陽守將世家寶登記軍馬數量,遣僉院王世龍、都事唐宜等向大將軍徐達納款。
朱元璋(接過書信,仔細閱讀,臉上露出一絲欣慰):好,這是個好訊息。看來我軍的威勢已經讓元軍開始動搖了。傳我命令,告知徐達,妥善安置來降之人,不可怠慢。
士兵:遵令!(退下)
旁白:朱元璋望著窗外的陰雲,心中思索著即將到來的大業。他知道,雖然有了一些勝利,但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滿荊棘。而此時,在遙遠的萊陽,王世龍和唐宜正帶著忐忑的心情,朝著徐達的軍營進發。
王世龍(神情緊張,對唐宜說道):唐都事,我們此番前去向明軍納款,不知他們會如何對待我們?
唐宜(也有些擔憂,但故作鎮定):王僉院,如今元朝氣數已盡,我們也只能為自己尋條出路。聽聞朱元璋此人禮賢下士,應該不會為難我們。
旁白:兩人一路商議著,漸漸靠近了徐達的軍營,他們的命運也即將在此刻發生改變。
第二幕:甲戌日的告誡
時間:洪武元年正月甲戌
地點:應天府,祭祀籌備場所
旁白:距離登基大典越來越近,祭祀天地的準備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朱元璋親自來到祭祀籌備場所,檢視各項事宜。
朱元璋(看著忙碌的百官執事人員,神色嚴肅):祭祀天地,乃國之大事,關乎我大明的國運。你們務必誠敬對待,不可有絲毫懈怠。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差錯,都是對天地神靈的不敬。
百官執事人員(齊聲回答):陛下放心,臣等定當全力以赴,確保祭祀儀式順利進行。
朱元璋(微微點頭):嗯,你們要明白,我們能有今日的局面,離不開上天的庇佑和百姓的支援。我們要心懷敬畏,感恩天地,才能讓大明江山長治久安。
旁白:此時,李善長走了過來,向朱元璋行禮。
李善長:陛下,登基大典的各項準備工作也在有序進行,臣已經安排妥當。
朱元璋(看著李善長,滿意地說):善長,辛苦你了。此次登基大典,意義非凡,一定要辦得隆重而莊嚴,讓天下百姓都能感受到我大明的新氣象。
李善長:臣定不負陛下所託。只是如今還有一些細節問題,需要陛下定奪。
朱元璋(與李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