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明朝皇帝往事 > 第28章 君憂臣省

第28章 君憂臣省(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穿成獵戶後我養了未來首輔戲說嬴政天子寧有種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鐵道:此生只為知更鳥楊建波唐朝風雲傳奇崩鐵:是藏劍不是魔陰身情牽盛世戀歌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祖龍修仙我監國?上朝簽到人物卡人在錦衣衛,開局領悟洗髓經三國:從佃農開始橫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皇帝年少,我從安南開始挽天傾趣翻三國之軍師有奇謀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我拔刀造反,你說我是當朝太子?

角色

朱元璋:明朝開國皇帝,出身貧寒,深知百姓疾苦,心懷天下,致力於建立一個穩定繁榮、百姓安居樂業的王朝,時刻為國家的治理和百姓的生活憂心。

李善長:明朝開國丞相,足智多謀,跟隨朱元璋多年,在明朝建立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協助朱元璋處理政務,對朝廷事務有著深刻的理解和見解。

劉伯溫:朱元璋的重要謀士,神機妙算,精通天文、兵法、數理等,為朱元璋出謀劃策,在國家治理和決策方面有著獨到的眼光,深受朱元璋信任。

徐達:大將軍,戰功赫赫,為明朝的統一南征北戰,性格沉穩堅毅,雖專注軍事,但也關心國家的長治久安和百姓的生活。

湯和:明朝開國名將,與朱元璋交情深厚,作戰勇猛,為人謹慎,在朝堂上也關注著國家的發展和民生問題。

宋濂:著名學者、文學家,被朱元璋尊為“五經”師,負責文化教育等事務,對國家的文化建設和人才培養有著重要的責任,也關心國家的整體發展。

戶部尚書:掌管國家財政、稅收等事務,對百姓的生活狀況和經濟發展有著直接的瞭解,深知民生問題對國家穩定的重要性。

吏部尚書:負責官員的選拔、考核等事務,明白官員的素質和行為對國家治理的影響,在朝堂上參與討論國家治理和官員管理等問題。

第一幕:早朝之問

時間:清晨

地點:奉天殿

旁白:天剛矇矇亮,奉天殿內已經燈火通明。朱元璋身著龍袍,端坐在龍椅上,神色凝重。殿下,李善長、劉伯溫、徐達、湯和等一眾文武大臣整齊排列,等待著早朝的開始。

朱元璋(清了清嗓子,聲音洪亮):眾愛卿,今日早朝,朕有要事與諸位商議。朕近日一直在思考,古之賢君常憂治世,而古之賢臣亦憂治君。賢臣之憂治君者,君常安,明主之憂治世者,世常治。如今我大明土宇日廣,斯民日蕃,可朕的心卻從未有一日安寧,諸位愛卿可知為何?

旁白:朝堂上一片寂靜,大臣們面面相覷,似乎都在思考朱元璋的問題。過了一會兒,李善長上前一步,拱手行禮。

李善長:陛下,臣以為陛下之憂,在於久困之民尚未完全蘇息,撫綏之方亦未盡得宜。如今雖天下初定,但百姓歷經戰亂,生活困苦,若不能妥善安撫,恐生變故。

朱元璋(微微點頭):善長所言極是。朕日夜憂心,就是擔心百姓不能安居樂業。如今我大明雖已建立,但根基未穩,若不能讓百姓過上好日子,這江山如何能穩固?

劉伯溫(出列,恭敬地說):陛下聖明。臣認為,當務之急是要制定合適的政策,減輕百姓的負擔,鼓勵農桑,讓百姓能夠休養生息。同時,要加強吏治,確保官員能夠切實為百姓服務。

朱元璋(看向劉伯溫,眼中露出讚許的目光):伯溫所言,正合朕意。如今官員隊伍中,不乏一些貪圖官位俸祿,對生民之利病漫不經心之人。若任由這些人胡作非為,我大明的江山必將岌岌可危。

第二幕:戶部之策

時間:早朝繼續

地點:奉天殿

旁白:朱元璋的目光在群臣中掃視,最後落在戶部尚書身上。

朱元璋:戶部尚書,你掌管國家財政,對百姓的生活狀況最為了解。你說說,如今該如何安撫百姓,讓他們儘快恢復生機?

戶部尚書(連忙出列,跪地奏道):陛下,臣以為當前應繼續推行輕徭薄賦的政策。戰亂之後,百姓土地荒蕪,生產停滯,若賦稅過重,百姓難以承受。臣建議,在接下來的幾年裡,進一步減免部分地區的稅賦,尤其是那些受災嚴重的地區。同時,朝廷可以撥出專款,用於興修水利,改善農田灌溉條件,促進農業生產的恢復。

朱元璋(沉思片刻):嗯,減免稅賦、興修水利,這些都是利民之舉。但朕擔心,朝廷的財政能否支撐這些舉措?若財政出現虧空,又該如何是好?

戶部尚書:陛下,臣已仔細核算過。雖然短期內減免稅賦會使財政收入減少,但從長遠來看,百姓安居樂業後,農業生產恢復,商業也會逐漸繁榮,屆時稅收自然會增加。而且,興修水利等工程,不僅能促進農業發展,還能創造就業機會,讓百姓有收入來源,這對穩定社會也有很大的幫助。

朱元璋(微微頷首):好,就依你所言。此事你要儘快落實,務必讓百姓感受到朝廷的關懷。

第三幕:吏部之責

時間:早朝進行中

目錄
陰陽天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