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明朝皇帝往事 > 第82章 洪武七年三月

第82章 洪武七年三月(第3/4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穿成獵戶後我養了未來首輔戲說嬴政天子寧有種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鐵道:此生只為知更鳥楊建波唐朝風雲傳奇崩鐵:是藏劍不是魔陰身情牽盛世戀歌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祖龍修仙我監國?上朝簽到人物卡人在錦衣衛,開局領悟洗髓經三國:從佃農開始橫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皇帝年少,我從安南開始挽天傾趣翻三國之軍師有奇謀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我拔刀造反,你說我是當朝太子?

發生水災,百姓饑荒。”

【朱元璋(眉頭緊鎖,關切地說):“民以食為天,百姓受災,朕心憂之。命戶部運陝州米、麥二萬石於潼關漕運司,糧二萬石於孟津,二十萬石於陳橋,以備轉運。這陝州、潼關、孟津、陳橋,皆是交通要道,便於軍餉轉運。蘇州府嘉定縣,即刻下詔開倉賑濟,務必確保每一位受災百姓都能得到救助。”

【旁白:陝州位於今河南三門峽一帶,是中原通往關中的重要通道;潼關則是關中的東大門,地勢險要,是軍事要地;孟津位於黃河岸邊,是重要的渡口;陳橋則是歷史上著名的兵變之地,交通便利。蘇州府嘉定縣,地處江南魚米之鄉,此次受災,朱元璋的賑濟決策,旨在保障民生,穩定社會。】

【楊靖(領命道):“臣遵旨,即刻安排落實。”】

第九幕:民族平亂,邊疆再燃烽火

【時間】:兵部尚書唐鐸神色匆匆地出列,奏報民族事務與平亂之事。】

【地點】:奉天殿

【唐鐸(語氣焦急,大聲說):“陛下,廣西洞蠻韋父、融州羅城洞蠻潘父蔥各聚眾為亂,柳州等衛官軍已進行捕斬。”

【朱元璋(臉色陰沉,怒聲說):“這些洞蠻,竟敢聚眾作亂,擾亂地方安寧!傳朕旨意,讓柳州等衛官軍務必將亂賊一網打盡,保護百姓安全。這廣西、融州羅城,地處西南邊陲,民族關係複雜,此次平亂,要注意方式方法,不可激化矛盾。”

【旁白:廣西地區多山,少數民族眾多,洞蠻聚居。融州羅城在今廣西柳州羅城仫佬族自治縣一帶,此地的穩定對於維護西南邊疆的和平至關重要。朱元璋的指示,既體現了對平亂的決心,也考慮到了民族關係的複雜性。】

【唐鐸(領命道):“臣遵旨,會督促官軍儘快平亂。”】

第十幕:重臣離世,追憶往昔歲月

【時間】:朝堂上,氣氛略顯凝重。】

【地點】:奉天殿

【吏部尚書詹同出列,神色哀傷地奏報。】

詹同(語氣沉痛):“陛下,廣西行中書省左丞方國珍卒。”

【朱元璋(微微嘆息,神色感慨):“方國珍一生,歷經風雨。他出身貧寒,在元末亂世中崛起,曾縱橫海上。後歸降我大明,為朝廷效力。他的一生,見證了時代的變遷。朕還記得他初來歸附時的情景,如今卻已離世,實在令人惋惜。”

【旁白:方國珍,元末明初的重要人物,他以販鹽為生,後聚眾起義,在浙東沿海地區擁有強大的勢力。他的歸附,對於朱元璋統一江南、建立明朝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刻,朝堂上眾人回憶起方國珍的過往,不禁感慨萬千。】

【詹同(領命道):“臣遵旨,會妥善安排方國珍的後事。”】

第十一幕:外交風雲,暹羅貢使風波

【時間】:禮部尚書劉昭先出列,奏報外交事務。】

【地點】:奉天殿

【劉昭先(恭敬地說):“陛下,暹羅斛國使臣沙裡拔來朝,貢方物,但因無表狀且所言可疑,被疑為番商。”

【朱元璋(神色嚴肅,果斷地說):“命卻之。並詔中書、禮部,令諸國入貢遵古典,不必頻煩。這暹羅斛國,位於東南亞,與我大明有貿易往來。但朝貢之事,關乎國體,不可馬虎。若無表狀,難以確認其身份,必須謹慎對待。”

【旁白:暹羅斛國,即現在泰國的前身之一,在當時是東南亞的重要國家。朱元璋的決策,既維護了大明的尊嚴和外交秩序,也表明了他對朝貢貿易的重視和規範。】

【劉昭先(領命道):“臣遵旨,會傳達陛下旨意。”】

第十二幕:貞節旌表,弘揚風化之舉

【時間】:禮部尚書劉昭先再次出列,奏報旌表貞節之事。】

【地點】:奉天殿

【劉昭先(恭敬地說):“陛下,臣部建議旌表濟寧府單縣民孟思孝妻楊氏、保定府深澤縣民王志達妻李氏等多人貞節。”

【朱元璋(微微點頭,說道):“准奏。貞節乃女子之美德,旌表這些貞節女子,可弘揚風化,為百姓樹立榜樣。這濟寧府單縣、保定府深澤縣,地處中原,民風淳樸。透過旌表貞節,可讓更多百姓崇尚道德,促進社會和諧。”

【旁白:濟寧府單縣、保定府深澤縣,在當時是中原地區的重要縣份。朱元璋的這一舉措,旨在透過表彰貞節女子,弘揚傳統道德觀念,維護社會的公序良俗。】

【劉昭先(領命退下):“臣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什麼?女帝也是穿越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