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明朝皇帝往事 > 第74章 洪武六年三月

第74章 洪武六年三月(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秦朝歷險記斬神:我神級選擇,林七夜麻了四合院:我在火紅年代悠閒度日我今年八歲,前來酸棗會盟綜漫:逍遙客林鵬的宋朝之路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頓黑打!乖軟宿主!釣懵了末世偏執怪物現代魂耀古:宇軒傳奇錄水滸之書生王天下明朝皇帝往事四合院:重生54,開局成為戰神重生辭官:祝她和白月光鎖死趙匡胤演義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四合院:開局請何大清迴歸高衙內的恣意人生哎呦,誰家權臣抱著昏君親呀大明抄家王穿到古代後我成了小哥兒

第一幕:天象示警,人心惶惶

【時間】:洪武六年三月,天色暗沉,太陽被黑影漸漸吞噬,一場日食正在上演,百姓們紛紛駐足觀望,臉上滿是驚恐與不安。】

【地點】:應天府街頭

百姓甲(驚恐地指著天空,聲音顫抖):“快看吶,天狗食日啦!這可是大凶之兆啊,莫不是要有什麼大禍事降臨?”

百姓乙(憂心忡忡地點點頭):“是啊,我聽說這日食一旦出現,不是天災就是人禍,咱老百姓又要遭殃咯。”

【旁白:在這迷信天象的時代,日食的出現,無疑像是一顆重磅炸彈,在應天府的大街小巷炸開了鍋,百姓們議論紛紛,人心惶惶。而與此同時,宮廷之中,也因這奇異天象,瀰漫著一股緊張的氣氛。】

【皇宮內,朱元璋端坐在龍椅上,臉色凝重,身旁的太監們大氣都不敢出。】

朱元璋(眉頭緊鎖,看向一旁的欽天監官員):“這日食究竟是何徵兆?你們欽天監是如何觀測天象的?”

欽天監官員(嚇得連忙跪地,聲音顫抖):“陛下恕罪,臣等日夜觀測天象,可這日食來得突然,臣等……臣等實在是……”

朱元璋(不耐煩地揮了揮手):“罷了罷了,起來吧。傳朕旨意,讓禮部安排祭祀,祈求上蒼庇佑我大明江山社稷。”

【就在這時,又有太監匆匆來報。】

太監(氣喘吁吁地跪地):“陛下,大事不好,丙午夜,熒惑犯填星!”

朱元璋(臉色驟變,猛地站起身來):“這……這又是何意?”

【欽天監官員戰戰兢兢地解釋道。】

欽天監官員(聲音小得像蚊子叫):“陛下,熒惑犯填星,主有兵亂、災荒之象……”

朱元璋(怒目圓睜,一拳砸在龍椅扶手上):“豈有此理!朕好不容易打下這江山,難道真要多災多難不成?”

第二幕:城隍祭祀,君臣論道

【時間】:三月中旬,天氣晴朗,微風拂面,中都城隍廟前一片莊嚴肅穆。】

【地點】:中都城隍廟

【兵部尚書樂韶鳳身著朝服,手捧香幣,率領著一眾官員,正在舉行城隍神主的奉安儀式。】

樂韶鳳(高聲宣讀祭文):“維洪武六年,歲次癸丑,三月十五日,皇帝遣兵部尚書樂韶鳳,奉香幣致祭於中都城隍之神……”

【一旁,臨濠行大都督府及各軍民諸司官們,從初六日就開始齋戒,此時正神情肅穆地陪祀。】

【祭祀完畢,朱元璋與宋濂在回宮的御輦上交談起來。】

朱元璋(望著車窗外,若有所思):“朕立這城隍神,就是為了讓人知畏,不敢妄為。朕自己也是上畏天,下畏地,中畏人吶。”

宋濂(微微頷首,恭敬地說):“陛下聖明,能有此敬畏之心,實乃天下之福。願陛下終始此心,則天下幸甚。”

【回到皇宮,朱元璋又將群臣召集到朝堂之上。】

朱元璋(目光掃視著群臣,神情嚴肅):“朕今日與宋濂談論城隍之事,實是有感而發。朕希望你們也能心懷敬畏,與朕同憂百姓,勿要貪圖祿位而不關心民生。否則,災禍將至,悔之晚矣!”

【群臣紛紛跪地,齊聲高呼。】

群臣(聲音洪亮):“臣等謹遵陛下教誨!”

第三幕:朝堂論政,諫言聲聲

【時間】:幾天後的早朝,陽光透過宮殿的窗戶,灑在朝堂的地面上,映照出一片金黃。】

【地點】:奉天殿

【朱元璋端坐在龍椅上,目光炯炯地看著群臣。】

朱元璋(清了清嗓子,緩緩說道):“朕聽聞唐太宗從諫興,紂王拒諫亡。如今,朕希望你們諸位大臣,勿要心懷顧忌,盡言進諫。朝堂之上,本就該廣開言路,若有什麼對我大明有利的建議,切莫藏著掖著。”

【話音剛落,一位大臣上前一步,跪地奏道。】

大臣甲(聲音誠懇):“陛下,臣以為如今邊疆戰事雖有緩和,但仍不可掉以輕心。我們應加強邊防建設,訓練士卒,以防外敵入侵。”

朱元璋(微微點頭,示意大臣甲起身):“所言極是,邊疆之事,確實關乎我大明安危。還有哪位愛卿有其他見解?”

【這時,又有一位大臣站了出來。】

大臣乙(有些猶豫,但還是鼓起勇氣說):“陛下,臣覺得如今有些地方官員,在徵收賦稅時,存在苛捐雜稅的現象,百姓苦不堪言,還望

目錄
大秦的諸天征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