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一詩出,京城動(第1/2 頁)
蘇溫言書寫完成後,便自顧自喝起了茶水,看著臺中奮筆疾書的眾人,蘇溫言只是感慨,皇家這次的題目太過於偏向他了。
邊塞詩詞是如今乾朝所不盛行的主題,因為這麼多年來,乾朝的讀書人早已沒有當初的豪氣,如今的他們只想著自己的功名利祿,毫不關心如今的百姓,和邊關的將士。
王朝安定了五十年,早已忘記了邊關的刀劍,與戰爭的殘酷,他們如今的安定都是邊境將士一刀一槍打出來的。所有今日這個題目,蘇溫言也想到了第二層意思,就是給天下讀書人提個醒,如今的安定是如何來的。
當場中眾人聽見邊塞這個主題後,各個露出了不的神色,有些出身邊關的世家對此欣喜萬分,而那些江南中原的世家則是一陣錯愕。他們獨自緩緩研墨,一邊思索,一邊轉動手中的墨石。但是思索了半晌,也不知從何落筆,就這樣,一部分人開始煩躁起來。
他們不是不會寫詩,而是從來沒有寫過邊塞詩,退一萬步說他們也從未去過邊塞,完全不知道邊塞的風光。
一些出身邊疆的世家子弟則只是稍加思索,便在腦海之中構思出來了邊塞的風光,然後暗自思索著合適的詞語,去描述,表達他們心中那片不被天下讀書人看好的土地。
一提到邊塞,他們腦海中就會想到,一望無際的沙漠,一望無際的雪原,還有那一座座屹立在邊境之上的烽火臺。他們雖未親臨戰場,但卻可以從家中的長輩口中聽到戰爭的殘酷。他們也知道戍邊將士的辛苦,他們也知曉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的道理。
構思完成後,他們緩緩提筆,抒寫起自己心中,自己生長的那片故鄉。
......
時間如白駒過隙一般,匆匆離去,一個時辰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有的早已寫完,上交了上去,有的則是冥思苦想,怎麼都無法動筆,有的則是乾脆破罐子破摔,自己寫自己的東西。
太監一個個將手中的托盤呈到蕭楚湘和宋瑾的身前。蕭楚湘和宋瑾一份一份拿起來看,呈上來的詩詞很多,大約有一百多份,他們不可能全部看完,而是交給了身旁的韓載,蕭良臣等人。
而他們則負責從其中挑選出合適的詩交給宋瑾和蕭楚湘兩人。不過他們看完蘇溫言所寫的詩之後,再看這些詩詞總感覺少了些什麼,不過從中還是能夠挑選出一部分較好的詩詞出來的。
不出意外,這些詩詞都是邊疆世家子弟寫的。
半個時辰後,將所有詩詞全部看完的眾人,將較較好的詩詞一一交給宋瑾和蕭楚湘看。宋瑾和蕭楚湘將呈上來的都看了一遍,還是覺得蘇溫言的詩詞更好。
將所有的看完之後,蕭楚湘和宋瑾將所有的詩詞打好分數而後排好名次,然後交給了賈公公。
賈公公用他獨有的嗓音開口說到:“經陛下與太后評比,第一場比試第一名是~~“賈公公故意將聲音拖長,下面的眾人聽見賈公公宣佈第一名是誰,一個個都將耳朵豎了起來,無論他們寫得如何,他們都會幻想這第一名會不會是自己。
賈公公看著下面的反應差不多了才開口將那個名字說出來:“北遼——蘇溫言。”
一時間,下方的世家自己都炸了鍋,他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無論如何都不相信蘇溫言會是第一,而後有些人開口說到:“會不會是搞錯了,怎麼會是蘇世子。”他們還保留了最後一絲理智,那些自詡為天才的讀書人一時間接受不了自己敗給了一個北方的蠻子。
臺下眾人群情激奮,安靜的場地突然炸開了鍋,有人歡喜有人愁。那些北遼的世家子,聽見蘇溫言的名字都十分高興,雖然第一的不是自己,但至少是他們北遼一系的下一任北遼王,這怎麼能不讓他們高興。這一次是真正將南方世家壓倒了一頭。
蘇溫言聽見自己的名字沒有太多的反應,他沒有驚訝,也沒有欣喜,只是如平常一般喝著茶盞之中的茶水。
臺上的賈公公看著下方的反應,開口說道:“肅靜!”他的聲音帶著一股不一樣的魔力,讓下方的人不再敢說話,嘈雜的人群一下子如同被潑了一盆冷水一般,瞬間安靜了下來。
“你們是在質疑陛下,質疑太后?還是在質疑身旁的文武官員?”賈公公的聲音不大,但卻如同一柄巨錘,砸在了眾人的心頭。
下方,剛剛質疑的世家子弟紛紛躬身行禮賠罪,說到:“草民不敢,草民知罪。”
“若是不服,等會兒可以親自去宮門外看看,到底是不是如聖上和太后評判的一般。若是再在此地喧譁,莫怪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