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上路(第1/2 頁)
一隊騎兵行駛在官道之上,黑色的旗幟鑲著紅色的龍紋,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蘇溫言騎在黑色的駿馬之上居於首位,兩側分別是齊國忠和薛貴。
薛貴看著前方身著黑甲的世子殿下忍不住開口說到:“殿下,此次入京,為何帶了這麼多甲士,以前和王爺一起的時候都未曾這般。”
蘇溫言一邊騎馬一邊開口回答到:“此次陛下召我入京,恐會動到許多人的利益,有人會怕我活著入京,到了御前,面見天顏。”
薛貴與齊國忠皆是一驚,饒是不說是誰,他們跟在殿下身邊這麼久也可猜中一二。如今朝中動盪,陛下年少,太后垂簾聽政,各路藩王世家保不準會有什麼別樣的心思。此番入京,便是給他們看,北遼三十萬鐵騎的立場。
雖然殺了世子會惹北遼王的怒火,但只要找不到證據,北遼王也不能夠真的清君側。再說了他還有幾個兒子女兒呢,犯不著魚死網破。
“此番入京都給我小心些,那裡不是北遼,別給人留下把柄。”蘇溫言對身邊的部下說道。
齊國忠和薛貴與身後的將領沒有遲疑連忙說道:“屬下明白。”
......
蘇溫言一行人在官道上行了十日來到了燕王的封地陵陽府境內,蘇溫言一行只是簡單拜訪了一下燕王宋淵便離開了陵陽向京都方向走去。
又過了幾日,一行人便來到了寒江,此地是陵陽府與廣信府的交界處,這裡多出綠林匪盜,一行人皆放慢了行進的速度,蘇溫言也放出了探馬為眾人探路。
北遼騎兵常年征戰,皆是精銳,乃是當世頂尖的部隊之一,一股幾百人的騎兵則可輕易衝殺幾千人的步卒。此番這幾百人都是出自北遼騎兵的磐墨營乃是蘇溫言自己的親軍。放在乾朝境內非萬人不可圍殲。此番帶他們出來也是為了更好在京中震懾朝臣。
一連放出五波斥候,也沒發現什麼埋伏,一行人便安全的過了此處。北遼離京城一千五百里,一行人還帶了許多珠寶異獸,實在難以加速。不過離約定的時間還早,大家都不急著趕路。
又過了三日,五百多人是隊伍威嚴整齊的行進在官道之上,眾人全是黑馬黑甲,黑色的北遼軍旗迎風招展。
而在這支隊伍的身後又跟著許多的商隊和出行的隊伍,這些人都只是遠遠的跟著,不敢靠得太近或離得太遠。皆是因為前面要過的地方向來不安全。
前面是九曲縣下有名的匪山,紅楓山,此處山林密佈,幾個山頭連在一起,那些江湖遊俠,綠林好漢只要往山上一躲就不好搜捕。所以經過這麼多年,這裡建起來了七八座匪寨。要是真要細數藏在此處的人恐怕有近五千人。
“將軍,前面便是紅楓山了,剛剛入山的探馬沒有發現谷口有埋伏。”齊國忠說道。
蘇溫言微微頷首,開口說到:“再探。”
“諾。”齊國忠揮了揮手,身後又出去幾個探馬。
不一會,幾個先出去的探馬回來說到:“將軍,前方五里有商隊被一夥匪盜所截,匪盜約莫有三百人。”
蘇溫言聽聞直接下令道:“前軍一百,抽刀,急行軍。”
蘇溫言話音剛落,便是一陣長刀出鞘的聲音,而後就是馬蹄聲漸起,如鼓如雷。一瞬間,軍隊的氣勢驟然改變,從屍山血海中殺出的氣勢逼得身後的商隊紛紛退步。
一百重騎瞬間結好陣型向前方的山谷飛馳而去。
遠處,率先前來的探馬再派出一人回去之後便與前面的山匪交戰起來。
為首的匪頭見只有五人以為和以前一樣是尋常巡邏計程車卒,便下令想將這五留下。
雖然十幾人都將這五人團團圍住,也交戰了許久,但都是自己人受傷,但自己人也只是受傷卻沒有死,一時間匪頭有些摸不準這幾人的水準。
就在匪頭讓手下搜刮商隊錢財的時候,在山谷中迴盪起陣陣馬蹄聲,在山谷的放大下尤為明顯。
匪頭當即準備讓手下準備進行反擊,就看見一隊身著黑甲拿著長刀的隊伍衝來,而隊伍的上方飄揚著一個玄黑色的旗幟,北遼。
這倆個字在天下幾乎是無人不曉,匪頭當即準備帶領自己的親信跑路,但還沒等他開口就看見一支箭向他飛來,隨後便眼睛一黑從馬上栽了下來。
而他身旁的那些親信只看見一支箭矢從遠處飛來而後射入了自家老大的腦袋裡而後又從後腦勺射出,一時間眾人都被嚇住了。
有些老練的山匪已經開始向四周逃離,而那些沒有反過來的山匪則是迎來了鐵騎的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