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會試(第2/3 頁)
其餘的由政事堂推薦。
“還得是孫啟智啊,這種人才怎麼不能為我所用。”五王爺嘆息道。
看著得了承諾在一旁嗞著牙傻樂的左謙,真是人比人該死,貨比貨該扔。
五王爺第一次感覺到了人在智商上的參差,竟然如此明顯。
爭來七個席位,孫啟智實際上也是挺爽的。
這能證明可以照拂八成學子,讓他們公平應試。
他原本是想爭來一兩個席位就行,讓黑幕不那麼明顯,讓普通學子也能被照拂就行。
這波實際上大大的超出了孫啟智預期了。
兩次的合理嘗試,讓嚐到甜頭的孫啟智,在人間嘴炮這一路上越走越遠。
秦朗自然是不知道朝堂上的這些事情,他一個散官階,小小的七品通直郎遠不夠朝會的品級。
所以此刻的他還是淡定的在家溫書,完全不知道朝堂因為他而吵翻天了。
原本按照孫啟智圓滑的樣子看來,他肯定不會對副考人員有太多的插手。
無非是秦朗的一席話,啟用了孫啟智沉寂已久的中二之魂。
孫啟智可不是水太涼居士,文人的氣結他是拉滿的,知錯就改才符合他的認知。
不管阻力有多大,他都敢改,無非賭上項上人頭。
孫啟智一顆赤誠之心從未更改過,要不然,他擔任吏部尚書這麼久,官員任命這塊越來越務實。
他只是表面變的圓滑,實則內心還是有方正的。
不過是秦朗把他內心的方正勾出來了,讓他顯化在了表面,真正做回了自己。
在秦朗把自己所學又重新整理一遍之際,會試要開始了。
最近秦朗溫書學的太瘋,連一向愛學習的文青秦思妙,都覺得有些厭煩了。
每天泡在書房,讓她覺得有些懨懨的。
還好也有孫芷蘭陪著,時不時還能和孫芷蘭說說悄悄話,解解悶。
收益最大的反而是秦朗的小書童,秦旭。
這小子原本只是粗通文墨,現在在秦朗每日的薰陶下,也能做上半篇文章了。
這可是質的飛躍,就月餘時間,能有這麼大進步,不知道打了多少老夫子的臉。
秦思妙不明白秦朗為何會變成這樣。
那是因為對秦朗亳州遭遇的瞭解,只是流於表面。
單單只是秦朗給她描述的那個場景。
根本無法讓她設身處地的共情秦朗那最真實參與這場災禍的感受。
所以她不知道,為何自家哥哥回來後性子轉變這麼大。
以前學習只用三分力,多一分都覺得自己虧死的秦朗,這次能全身心投入。
而王嫻經過報功的封賞後,她自然也知道了自家兒子在亳州的豐功偉績。
不過官報登記的都是大勝,好似賊首一個個都在乖乖的排著隊,等著引頸就戮一般。
宋軍所到之處,那是皆是所向披靡。
就天然的覺得兒子雖然在亳州很危險,但是其實也沒那麼危險。
於是囑託秦朗,雖然那些土匪很弱,可還是不希望自家兒子身處險境,要他以科考為主,切莫分心。
秦朗雖然哭笑不得,但是覺得這也挺好,省的老孃知道真相,非得拉住自己狠狠的揍一頓。
粉飾太平有時候還不錯,起碼能忽悠忽悠老孃,起到一點正向的作用。
而秦朗獲封的官職,被她加急發了信箋給亳州和涅陽都送了一份。
這事不炫耀,她可渾身難受,這可都是王嫻自己的功勞呢。
“明日會試,可得仔細切莫大意,雖然你已經是官身了,可想要實職還是得走完這科舉之路。”
王嫻在一旁叮囑。
為了獎賞兒子,這滿桌的菜品都是秦朗愛吃的,讓秦思妙都覺得吃味了。
秦朗正埋頭乾飯。
聽聞孃親說話後,顧不得滿嘴的食物點頭應承道。
“放心了孃親,這進士我是手拿把掐的。
我都溫書那麼許久,考不上個進士,我不如拿塊豆腐拍死自己。”
“切莫大意,很多人都是毀在大意這方面,你尤其得小心。”
王嫻給他夾了一筷子肘子囑託道。
秦朗悶聲點頭,然後專心乾飯。
他最近的飯量很大,可能是他打熬身體的關係,兩個師傅輪番教導。
現在他的武功水平和秦思帆也差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