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戰後謀劃,未來之局(第1/1 頁)
慶功宴後的第二天,劉備、孫權以及雙方的智囊團齊聚荊州的議事廳,開始商討戰後的長遠規劃。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巨大的地圖上,那上面標記著各方勢力的範圍,也承載著他們對未來的期望與擔憂。
“此次雖擊退曹操,但我們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必須儘快恢復實力。”劉備神色凝重,手指輕輕點在地圖上的荊州和益州區域。
諸葛亮搖著羽扇,緩緩說道:“主公所言極是。荊州和益州都需要休養生息,恢復生產。我們可以鼓勵百姓開墾荒地,興修水利,發展農業;同時,扶持商業,增加稅收,充實國庫。”
林悅接著說:“軍事方面也不能鬆懈。我們要加強軍隊的訓練,提升士兵的戰鬥力。並且,要進一步完善情報網路,及時掌握曹操的動向,做到知己知彼。”
孫權在一旁認真傾聽,頻頻點頭:“諸葛先生和林姑娘所言甚是。我們江東也會加快戰船的建造,訓練精銳水軍。只是,聯盟之間的協作,還需更加緊密。”
周瑜站起身,補充道:“我建議,雙方定期舉行軍事交流活動,互相學習戰術和訓練方法。這樣既能增進彼此的瞭解,又能提升聯盟的整體戰鬥力。”
魯肅也發言道:“除了軍事,經濟合作也至關重要。我們可以開放更多的貿易口岸,促進物資流通,共同發展經濟。”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討論得十分熱烈。最終,達成了一系列的共識:在經濟上,荊州和益州向江東提供糧食和馬匹,江東則提供絲綢、茶葉等物資,雙方互通有無,促進貿易繁榮;軍事上,每季度舉行一次聯合軍演,交流作戰經驗,共同制定應對曹操的戰略;情報方面,建立統一的情報傳遞系統,確保資訊及時共享。
會議結束後,各方開始緊鑼密鼓地行動起來。劉備回到益州,親自督促農業生產,鼓勵百姓種植糧食和桑麻。他還下令招募工匠,打造兵器和農具,為恢復實力做準備。
“鄉親們,只要大家齊心協力,我們一定能讓益州恢復往日的繁榮!”劉備站在田邊,對著勞作的百姓們大聲說道。百姓們紛紛歡呼,幹勁十足。
孫權回到江東,加大了對水軍的投入。他親自視察造船廠,看著一艘艘嶄新的戰船下水,心中充滿了信心。
“加緊訓練,讓我們的水軍成為天下無敵的勁旅!”孫權對水軍將領們下達命令。
而在荊州,關羽和張飛也沒有閒著。關羽負責訓練士兵的戰鬥技巧,張飛則帶領士兵修繕城牆,加固防禦工事。
“都給俺把城牆修得結結實實的,曹操要是再來,讓他撞個頭破血流!”張飛大聲指揮著士兵們。
然而,曹操在北方也在厲兵秣馬。他召集謀士,總結此次戰敗的教訓,謀劃新的進攻策略。
“劉備和孫權,我定要讓你們為今日的勝利付出代價!”曹操坐在營帳中,看著地圖,眼中閃爍著兇狠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