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公益路上的溫暖與新挑戰(第1/2 頁)
成奇勳和曹尚佑全身心投入公益事業後,日子忙碌而充實。每天清晨,成奇勳總是第一個來到公益組織的辦公室,開啟窗戶,讓新鮮的空氣湧進房間,驅散夜晚殘留的沉悶。他輕輕擦拭著辦公桌上的檔案,那些都是他們為下一次公益活動精心準備的策劃案,每一個字都承載著他們對受助者的關懷與期望。
曹尚佑隨後也會趕到,他手裡總是拎著兩杯熱氣騰騰的咖啡,一杯遞給成奇勳,兩人相視一笑,便開啟了一天的工作。他們一起討論著即將前往偏遠山區為孩子們修建學校的計劃,仔細核算著每一筆資金的用途,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奇勳,這次我們要確保建築材料的質量,絕不能讓孩子們在不安全的教室裡學習。” 曹尚佑認真地說道,眼神中透露出堅定。成奇勳點頭表示贊同:“對,我們還要多瞭解孩子們的需求,給他們帶去真正有用的東西。”
出發前往山區的那天,天空湛藍如寶石,陽光灑在他們乘坐的車上,映出暖融融的光暈。一路上,成奇勳望著窗外不斷後退的風景,心中滿是期待。他想起自己小時候在破舊的教室裡學習的場景,那時的他,從未想過有一天能為其他孩子創造更好的學習條件。
到達山區後,他們受到了孩子們熱烈的歡迎。孩子們穿著樸素的衣服,臉上洋溢著純真的笑容,紛紛圍攏過來,拉著成奇勳和曹尚佑的手,眼中閃爍著好奇與興奮。一個扎著馬尾辮的小女孩怯生生地問道:“叔叔,你們真的要給我們建學校嗎?” 成奇勳蹲下身,溫柔地摸了摸小女孩的頭說:“當然啦,以後你們就能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上課啦。” 小女孩開心地笑了起來,笑聲如銀鈴般清脆,迴盪在山間。
在修建學校的過程中,成奇勳和曹尚佑與當地的村民們一起勞作。他們搬著沉重的建築材料,汗水溼透了衣衫,但臉上始終掛著笑容。曹尚佑不小心被一塊石頭砸到了腳,他疼得皺起了眉頭,但只是簡單地處理了一下傷口,就又繼續投入到工作中。成奇勳關切地說:“尚佑,你要不休息一下?” 曹尚佑搖了搖頭:“沒事,這點小傷不礙事,我們得抓緊時間,讓孩子們早日用上新學校。”
隨著學校的逐漸建成,成奇勳和曹尚佑的公益事業也引來了更多人的關注。一天,一位名叫李雅的年輕記者找到了他們。李雅留著利落的短髮,眼神中透著一股敏銳與執著。她對成奇勳和曹尚佑說:“我聽說了你們的故事,你們所做的事情太有意義了,我想透過報道讓更多的人瞭解你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公益事業中來。” 成奇勳和曹尚佑有些猶豫,他們並不想過多地宣揚自己,但李雅誠懇地說:“這不僅僅是為了你們,更是為了讓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得到關注。” 最終,他們同意了李雅的採訪。
李雅的報道一經發出,便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許多愛心人士紛紛聯絡公益組織,表達了捐款和參與志願服務的意願。成奇勳和曹尚佑忙碌於處理這些資訊,心中卻充滿了感動。他們知道,自己的努力正在影響著越來越多的人,這份力量讓他們更加堅定了繼續前行的決心。
然而,新的挑戰也隨之而來。隨著公益組織的規模逐漸擴大,資金管理和專案運營方面出現了一些問題。一些別有用心的人開始質疑他們的動機,甚至在網上散佈謠言,說他們打著公益的旗號謀取私利。成奇勳看到這些謠言時,心中十分憤怒和委屈,他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真心付出卻換來這樣的誤解。曹尚佑安慰他說:“奇勳,別在意這些謠言,我們問心無愧就好。我們要把精力放在解決問題上,用實際行動證明我們的初心。”
於是,成奇勳和曹尚佑開始認真梳理公益組織的財務賬目,邀請專業的審計人員進行審查,確保每一筆資金都用得透明、合理。他們還組織了志願者培訓活動,提高志願者的服務水平和專業素養。在一次志願者培訓會上,成奇勳對大家說:“我們做公益不是為了名利,而是為了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帶去希望。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我們都不能忘記自己的初衷。” 志願者們紛紛點頭表示贊同,會場裡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在解決內部問題的同時,成奇勳和曹尚佑也沒有忘記繼續開展公益活動。他們得知一個貧困地區的孩子們因為缺乏過冬的衣物而面臨寒冷的威脅,於是立刻組織了一場募捐活動。他們在城市的各個角落設定了募捐點,親自向市民們宣傳活動的意義。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奶奶顫顫巍巍地來到募捐點,她從口袋裡掏出一個布包,裡面是一疊整齊的鈔票,她對成奇勳說:“小夥子,我雖然沒什麼錢,但我想盡自己的一份力,讓那些孩子們能過個溫暖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