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奔走相告(第1/3 頁)
郭凌峰站在滿是書香的老校舍前,看著年久失修的建築和略顯破舊的教具,十分清楚自己肩上的重任。古色古香的校園裡,學生們紛紛湧過來圍觀這位新來的大人,他們充滿稚氣的眼睛裡閃爍著對知識的渴望,而這一切讓郭凌峰更加堅定了繼續推進教育改革的決心。
老先生的話語依然在腦海中迴盪,使他不禁深深地嘆了口氣。這時候,富商趙四突然出現,神色略顯急迫地走到郭凌峰面前。
“郭大人,我已經安排人手調集了一批教學物資,大概三天後就能送到這裡。”趙四認真地說道。
“非常感謝趙四的鼎力相助,這些物資對孩子們來說太重要了。”郭凌峰真誠地回應道,同時目光四處尋找著其他可以改善的地方。
就在此時,劉大儒和孫夫子也到達了這所學校。劉大儒原本對郭凌峰的新教育制度持保留態度,但在多次接觸後,他對郭凌峰的為人民著想的決心有所改觀。不過,劉大儒依然堅持一些傳統的教學方法,兩人在這方面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郭大人,雖然您的新教育制度很有遠見,但過於激進恐怕難以長久。一些傳統的教學方式雖陳舊但有效,完全取締未必是好事。”劉大儒語氣堅定地說道。
郭凌峰沒有立即反駁,他略微思索了一下,緩緩開口:“劉大儒,我承認傳統教育有其合理性,但是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師資力量嚴重不足,僅靠傳統方式無法解決這個現狀。我們需要嘗試一些新的方法,以便能夠更快地培養出合格的教師。”
劉大儒眉頭緊鎖,顯然不太認同郭凌峰的看法。他沉默片刻後,反問道:“郭大人,您說的這些新方法究竟能否解決根本問題?如果新方法失敗了,我們將如何面對那些無學可教的孩子?”
雙方的爭執吸引了周圍人的注意,眾人紛紛討論起教育的前途和變革的可能性。孫夫子看到氣氛緊張,連忙上前打圓場:“兩位大人,其實我們可以先在部分地區試點,觀察效果後再做推廣,不知是否可行?”
郭凌峰點頭稱是:“孫夫子此言有理,我們可以召集一支志願者教師團隊,深入偏遠地區進行支教活動,這樣可以緩解當前的師資不足問題,同時也能為新教育制度收集到第一手的實踐經驗。”
劉大儒略一思慮,終於有所鬆動,但仍然擔憂:“希望郭大人的方法真正能夠造福百姓。”
“絕不負眾望。”郭凌峰滿懷信心地說道,他的目光堅定而閃亮,彷彿已經看見了未來的光明前景。
一旁的郡主李紅悄悄走近,低聲問道:“郭大人,您真的打算親自掛帥,帶領這些教師深入那些偏遠地區嗎?”
郭凌峰微微一笑,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望向遠方,彷彿正在聆聽未來的迴響:“是的,我會親自帶隊,哪怕是一片荒地,我們也要讓文化甘霖灑遍每一個角落。”
而此時,遠處的另一道身影也在靜靜地注視著這一切,未曾發出一言……
浩瀚的天空下,新的希望之光正在醞釀,一場文化的甘霖即將落下,滋潤這片亟待改變的土地。孫夫子帶領著志願者教師團隊,踏上了前往偏遠地區的崎嶇山路。他們揹著簡單的行囊,懷揣著滿腔的熱情,去往那片知識的荒漠播撒希望的種子。一路顛簸,風塵僕僕,但他們的臉上始終洋溢著堅定的笑容。
抵達目的地後,迎接他們的是一張張淳樸而熱情的面孔。當地百姓聽說有人來教孩子們讀書寫字,奔走相告,早早地聚集在村口迎接。孩子們更是興奮不已,好奇地打量著這些來自遠方的客人。
“老師好!”稚嫩的問候聲此起彼伏,溫暖著每一位教師的心房。簡陋的教室裡擠滿了求知若渴的孩子們,他們專注地聽著老師講解每一個字,每一句話,彷彿在汲取著知識的甘霖。
目睹這一切,孫夫子深受感動。他知道,自己肩負著重要的使命,他要將知識的火種播撒到這片土地的每一個角落。
與此同時,富商趙四也信守承諾,積極籌措資金,用於支援教育事業的發展。在他的幫助下,一座座嶄新的學堂拔地而起,一排排書架上擺滿了琳琅滿目的書籍。孩子們有了更好的學習環境,也有了更多接觸知識的機會。
“郭大人,您看到了嗎?孩子們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了,他們對未來充滿了希望。”趙四看著孩子們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學習,欣慰地說道。
“這一切都離不開你的慷慨解囊和無私奉獻。”郭凌峰拍了拍趙四的肩膀,感慨萬千。
夜幕降臨,繁星點點。郭凌峰站在窗前,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