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藝術之光,照亮世界(第1/2 頁)
郭凌峰猛地閉上眼,深吸一口氣,將心中翻湧的情緒壓下。他彎腰撿起地上的信紙,走到燭臺邊,將其點燃。信紙化為灰燼,他的眼神卻愈發堅定。邊疆的戰火,朝堂的暗湧,這一切都提醒著他,時間緊迫,他必須儘快行動起來。
幾日後,京城一處幽靜的茶樓內,幾位藝術界的名流齊聚一堂。名滿天下的畫聖吳道子,以唱功聞名的戲班班主,以及以琴技著稱的柳姑娘,都接受了郭凌峰的邀請,前來共商“藝術革新”的大計。
“諸位都是各自領域的翹楚,”郭凌峰開門見山,“凌峰今日斗膽,是想和大家探討一番,如何才能讓藝術煥發出新的生機!”
“郭大人此言何意?”戲班班主不解地問道。
“我朝藝術固然博大精深,但也因此被條條框框所束縛,”郭凌峰語氣誠懇,“繪畫需遵循古法,戲劇需恪守教條,音樂需中規中矩……長此以往,藝術便失去了活力,只能在原地踏步!”
“郭大人,你這是要推翻傳統,另立門戶嗎?”一位身著青衫,頭戴綸巾的評論家站起身,語氣尖銳,“我朝藝術傳承千年,自有其精妙之處,豈容你隨意詆譭?”
“我並非要全盤否定傳統,”郭凌峰早料到會有人反對,不慌不忙地解釋道,“我只是希望,藝術家們能打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大膽嘗試新的創作手法,融入新的思想,創作出更能反映時代精神的作品!”
“大膽嘗試?融入新思想?”評論家冷笑一聲,“那豈不是離經叛道,傷風敗俗!”
“藝術本就應該百花齊放,如果一味墨守成規,那和停滯不前的池水有什麼區別?”一直沉默的吳道子開了口,他將手中的茶盞放下,渾濁的目光中透著一絲精光,“老夫贊同郭大人的看法,藝術需要創新,需要突破,才能永葆生機!”
“吳老先生德高望重,自然說什麼都是對的!”評論家語氣中滿是不屑,“但藝術並非兒戲,豈是隨隨便便就能創新的?”
茶樓內的氣氛頓時劍拔弩張起來。郭凌峰環視四周,他知道,一場關於藝術改革的風暴,即將席捲整個京城……
“既然如此,”郭凌峰眼中閃過一絲堅定,“那不如……”“既然如此,”郭凌峰眼中閃過一絲堅定,“那不如就讓作品說話吧!”他環視眾人,高聲宣佈,“三日後,我會在城中舉辦一場藝術展覽,屆時,歡迎各位帶著自己的新作前來參展,也歡迎各位評論家前來品鑑!”
三日後,京城最大的展覽館人頭攢動,氣氛熱烈。這場名為“新銳藝術展”的活動,吸引了無數百姓前來參觀。展廳內,吳道子一幅名為《春潮》的畫作前圍滿了人。畫中,一輪紅日從海平面躍然而出,海浪翻滾,氣勢磅礴,一改吳道子以往的山水風格,大膽運用色彩和線條,充滿了蓬勃的生命力。
“這……這還是吳老先生的畫嗎?”一位年輕的學子驚歎道,“簡直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是啊,這畫風,這意境,太震撼了!”另一位書生附和道。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認可吳道子的創新。一位身著官服的老者指著畫作,吹鬍子瞪眼道:“離經叛道!簡直是離經叛道!這等傷風敗俗之作,也配拿出來展覽?”
“陳大人此言差矣,”一位支援改革的年輕官員反駁道,“藝術本就應該推陳出新,吳老先生這幅畫,意境深遠,技法精湛,何來傷風敗俗之說?”
兩派人馬爭執不下,展覽館內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郭凌峰站在人群外,將這一切盡收眼底。他知道,這場藝術改革,註定會充滿荊棘。他看了看手中的節目單,嘴角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接下來,就看你們的了……”爭吵聲漸漸平息,人群自動向展廳中央的舞臺聚集。這裡即將上演一出新戲,由京城最負盛名的戲班班主親自編排,據說融合了西域音樂和舞蹈元素,令人耳目一新。
帷幕拉開,舞臺上燈光璀璨,演員們身著異域服飾,隨著節奏明快的音樂翩翩起舞。故事講述了一位勇敢的商人,遠渡重洋,最終將異國文化帶回故土。新穎的故事情節,加上演員們精湛的表演,令觀眾看得如痴如醉。演出結束後,雷鳴般的掌聲響徹整個展廳。
“精彩!真是太精彩了!”一位年輕的觀眾興奮地說道,“以前從未看過這樣的戲,真是大飽眼福!”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能接受這種新式的戲劇。一位年長的戲迷搖頭嘆息道:“這哪裡還是我們傳統的戲劇?簡直是不倫不類!”
“就是,這唱腔,這身段,簡直是胡來!”另一位老戲迷附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