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你想讀書嗎?(第2/2 頁)
庭買東西。
早年鎮上人少,這邊地偏僻,林老爺子買了地,自己蓋的房子。
最先蓋了一間青磚瓦房,後面又加了兩間,之後又蓋了東廂房,最後圍起來。
西北角蓋了豬圈、驢棚、雞籠。
留了一塊菜地,種些蔬菜和小蔥,被竹柵欄隔開。
差不多二十年,一點點修建,才有了今天的類似四合院的格局。
新上任的知縣比較有遠見,將港口擴建後,道路也修好了。
這一帶來的商人路過的多了,周邊的地漸漸被人買了蓋房子。
人來了,鎮上也越來越繁華。
家裡清點收入,根本不避諱林向安,大人只當他小不懂。
實際他腦海裡把家裡收入情況,盤算的清清楚楚。
家裡多了兩個孩子,後面的支出也會變多。
而且他若是去讀書,這又是一筆長期投入,對整個家庭來說,是一筆非常巨大的負擔。
家裡做豆腐每日產量已經最大化,畢竟豆腐做起來非常辛苦。
先要泡軟,再用石磨磨,即便有驢,但很費時間,之後還要煮、點滷,最後成型。
黃豆是個好東西,蛋白含量高,不吃肉的情況下,是能夠透過黃豆來補充人體營養,深受大眾喜歡。
而且它能發芽成為豆芽,成為蔬菜。
除了做成豆腐外,還能製成豆漿、豆花、豆腐皮(千張)、豆乾、腐竹。
然後豆腐發酵製成毛豆腐、臭豆腐、豆腐乳等等。
能瞭解這麼清楚,還是之前困家裡出不去,網上查詢資料,琢磨研究過的。
他有心想讓家裡擴大生產,增加產品種類,但年紀又太小,還只能停留在想的階段。
產品多元化,鋪子做大做強,到時候找靠譜的人來幫忙,他的父母也能輕鬆一些。
現在賺的都是辛苦錢!!!不亞於種田!!!
每天半夜家裡人就要起來忙碌,一大早天剛亮,就給人送豆腐過去。
然後還要回來將攤位拉到港口集市。
“兒子,想什麼呢?叫你半天,沒反應!”
見林向安坐著發呆,王四順拍了一下他的腦袋,這才反應過來。
屋裡只剩爺倆兩個人。
“哦,沒什麼。爹,怎麼了?”
“明天早上送完豆腐,和爹一起到你大姨和二姨家報喜,還要回一趟王家塢報喜!”
大姨和二姨都嫁到了周邊村子,同一個方向,距離稍微近些,個把時辰就能到。
但王家塢和他姨家方向相反,從家這邊過去也就一個時辰。
若是先去姨家再過去,天黑了還不一定能趕回來。
“爹,咱們要留宿嗎?”
王四順想了一下,長時間沒有回家了,得去看看爹孃,住一天也好。
“咱們住一宿再回來,明兒讓你小姨過來家裡幫忙照看一二!”
家裡沒人,只能王四順來回跑,豆腐生意要耽擱兩天。
“兒子,你也五歲了,家裡這些年攢了些錢,你娘和我商量著,想送你去讀書?你想去讀書嗎?”
林秋香之前和他提過,但因為孩子太小,就在身邊多養幾年。
大一點雖然啟蒙晚,但好歹先平安長大。
這孩子有個好歹,那真是完了!
如今看他在集市能夠獨立賣豆腐,也不怕人多,人懂事,可以考慮讓他獨立去上私塾。
怕林向安不懂讀書的意義,王四順解釋道,“讀書認字可以考科舉,考中了能當官。即便少學點,那以後賺錢也能稍微容易點,不至於像爹這麼辛苦勞累。”
“爹,我知道讀書是好的。但咱們家多了弟弟妹妹,他們還小,娘要照看孩子,奶年紀大了,您一個人忙不過來,我能幫您分擔一點。”
林向安深思熟慮之後說道,“等他們大一點了,我再去讀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