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終於升官了(第1/2 頁)
劉華被陳宮趕出彭城,無所事事,這才想起,自己坑劉協的計劃失敗了,皇帝早跑沒影了。
有老爹這個死忠粉護持,陛下肯定能順利到達長安。
事已至此,自己身為晚輩,又是地主,於情於理,怎麼也該去看望一下。
劉華將大軍遣回洛陽休整,自己則帶著幾個心腹,走豫州,進司隸,最後進入京兆郡長安府。
劉華是騎馬來的,劉協是坐車到的,速度上有差距,因此,時間上只比劉協晚到了十來天而已。
諾大的長安城,被鍾繇治理得很好,經濟繁榮,人口眾多,比劉協當年逃離時,好了不知多少倍。
長安百姓安定了幾年,又不安分了,也分不清個遠近親疏,都不知道真正的好日子是誰給的。
聽說皇帝歸來,長安城又成大漢國都了,又感覺自己高人一等,看人眼神都不對了。
劉協入城時,城門外人山人海,百姓敲鑼打鼓,街上張燈結綵,一片喜氣洋洋的盛世氣象,跟過大年似的。
劉協受到感染,感覺自己又行了,高呼:“”孤回來了,孤要帶領大家過上好日子,嗚嗚。”
當地主官鍾繇撅著大嘴,無力吐槽,陛下這話說得,好像我鍾繇政績不行,大家還生活在水深火熱中一般。
你來了大家才沒好日子好吧,你們除了吃喝拉撒,耗費民脂民膏,還能幹啥。
也不怪人家鍾繇不高興,他治下只有司隸西部四郡,當年被李榷郭汜霍霍得不成樣子,苦心經營多年,這才剛有起色。
好日子沒過兩天,地盤還沒捂熱乎呢,就被小主送出去一郡,還是最富裕的那個,怎能不讓鍾繇傷心。
為此,鍾繇感覺皇帝也不香了,看到他就很不爽,一直拉著驢臉。
劉協此行,帶著百官、妃子、宮女、太監等,近三千來人到來,還有三千頭更能吃的親衛,約莫六千張大嘴。
一路花費甚是巨大,到達長安時,皇帝的老本也花光了,成了窮鬼。
陛下還一點也不拿自己當外人,一會跟鍾繇要銀錢,一會要糧草,把鍾繇使喚得跟二孫子似的。
稍有怠慢,劉虞就拎著破尺子過來了,還揚言,這戒尺打得華兒,就打得你們。
鍾繇也是服了,老頭你是不是有病,哪有這麼幫著外人,坑自家兒子的。
還有,那破皇帝屁用不頂,有什麼好的,哪有咱家小主香,老爺子你當狗腿子如此賣力,到底圖了個啥嘛。
鍾繇也不敢反駁,看在小主的面子上,小心應付著。
當劉華趕到長安時,鍾繇的忍耐已到極限,鼻涕一把淚一把,跟許久不見的小主訴苦,說這活太難,自己幹不了了。
劉華也是聽得生了大氣,什麼,皇帝如此厚臉皮,慣他的臭毛病。要不是老爹在此,他算個屁啊。
劉華尋思著,得想個辦法,把胳膊肘往外拐的老爹,弄回幽州去。
第二日,劉協召集了遷都以來的第一次朝會,劉華和一眾手下也被通知,到長安皇宮大殿議政。
朝堂上,劉協第一次以自由之身,見到心心念唸的大侄子劉華,眼淚汪汪,感動得一塌糊塗。
龍椅也不坐了,跑到臺下,抱著劉華哇哇大哭,說道:“良卿啊,孤生於亂世,臨危受命,命途多舛,顛沛流離,幾近喪命。
以致先祖基業根基盡毀,江山風雨飄搖,百姓水深火熱。
孤能掙脫佞臣牢籠,重見天日,全賴侄兒忠心護持,孤心甚慰。”
劉華被皇帝抱著,深有同感,被氣氛感染,注備了一肚子的牢騷話,也都忘詞了。
跟著嗚咽,不自主得開始安慰:“陛下,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正所謂大難不死者,必有後福。陛下吉人自有天相,自此天高任鳥飛,海闊任魚躍。
定可大展鴻圖,中興大漢,造福黎民百姓。
臣劉華雖不才,願助陛下中興大漢,登峰造極。”
好嘛,小崽子把積攢了好幾年的名言一口氣全禿嚕了。
千古名言,娓娓而來,出自劉華之口,入得滿朝諸公之耳,振聾發聵,引人振奮。
這些大道至理,哪是朝堂這些混吃等死的土狗聽過的,百官信服,身心觸動,紛紛跟著抽泣,感嘆劉華忠義。
荀彧望著劉華背影,又感偉岸高大,佩服的五體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