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夢想的啟航下(第2/4 頁)
耗費工時久。若交換,需匹配等量高品質物資,建議用80斤乾貨山貨、或是60升新鮮羊奶進行交換,也可協商用等價技術服務補齊差額。”
雙方一番討論,基本認可小i的評定。最終敲定交換方案,小i自動記錄交換詳情,同步至社群物資庫與訪客資訊庫,還貼心附上雙方後續合作建議:“後續各位若有新產出,歡迎再來,交換比例會依市場供需、季節更迭動態調整。”這場交換在平和、高效的氛圍裡結束,小i精準替代貨幣,完成了物物價值評定,讓雙方都滿意而歸。
這般順暢的物資交換,不僅盤活了社群內外的資源,更是新希望社群模式向外輻射影響力的生動體現,引得周邊村落愈發關注,為社群發展注入了別樣活力。
然而,發展的道路從無坦途,波折悄然來襲。社員們在日常透過互助匹配機制勞作中,常面臨物資分配不均的情況。比如社群公共物資儲備裡,部分社員發現自己分到的糧食、生活用品等遠少於他人,且沒有合理分配標準。
有的社員勞動付出後沒得到相應回報。像在農田勞作,花費大量精力播種、灌溉,收穫卻未達預期,糧食還被分配到其他社員手中。還有社員在社群公共事務中承擔更多責任和義務,卻沒得到相應補償。比如在社群基礎設施建設中,有的社員主動承擔維修、建造工作,耗費大量時間精力,物資分配卻不公平。
社員們私下交頭接耳,面露疑慮,質疑的聲音逐漸冒頭。這天,在社群食堂,幾個社員圍坐在一起,面色不悅。“我最近累死累活,分到的物資卻比別人少,這太不公平了!”一位年輕社員抱怨道,臉上寫滿了委屈與不甘。“是啊,我在社群建設裡出了那麼多力,像上次修那座橋,我連續幹了好幾天,卻沒啥回報。”另一位附和著,語氣中滿是無奈。
“咱天天為社群忙得腳不沾地,這些付出當真被妥善衡量、公正對待了嗎?”
社群大會上,小龍滿臉緊張,雙手不自覺地揪著衣角,身子微微顫抖,費了好大勁才站起身來。他眼眶泛紅,聲音帶著一絲顫抖與哽咽:“大夥……我打小腦子就不太靈光,幹啥都比別人慢一拍,平時也沒少遭人白眼。可我一直努力跟著忙活,就怕拖大家後腿,怕自己的辛苦沒人當回事,最後落得個沒人管、沒人顧的下場……”
李明一個箭步上前,雙手穩穩地握住小龍的肩頭,目光裡滿是心疼與堅定,擲地有聲地回應:“小龍,還有在座各位,咱們社群靠的就是彼此信任、相互尊重!在這兒,每個人的點滴付出都價值千金,老弱病殘孕更是咱們要全力守護的家人!”
“誰要是惡意歧視、欺負咱們的弱勢群體,見老人跌倒不扶、危急不幫,甚至動歪心思訛人,壞了公序良俗,那絕不是簡單扣幾分的事!”李明掃視全場,神情冷峻,“初次犯錯,積分直接大幅扣除,取消他近期兌換福利的資格;要是不知悔改、再犯惡行,社群絕不姑息,集體商議後,開除都是最輕的處理!但只要犯錯之人真心悔過,願意接受大家監督,踏踏實實地改正,重新為社群做貢獻,我們也會給他機會,一步步贏回積分與大家的信任。”
李明那番擲地有聲的話語落地,現場先是陷入短暫的寂靜,隨即爆發出熱烈的回應。
張鵬率先起身,這位退休老幹部輕咳一聲,清了清嗓子,神情動容:“李明說得太對了!老弱病殘孕本就是咱們社群的寶,是最該被呵護的群體。我打心底裡贊同這積分懲處機制,往後我一定多盯著,誰要是犯渾,我第一個站出來!”
王剛也猛地站起來,大手一揮,操著濃濃的鄉音喊道:“就是!咱農村人最講情義,照顧弱小是本分。我保證,地裡的活兒我多擔著些,讓有困難的能安心歇著。誰要是敢欺負他們,我可饒不了,積分扣光都是輕的!”
平日裡寡言少語的李嬸,此刻也眼眶泛紅,扯著嗓子說道:“小龍啊,別怕!咱社群就是你的家,往後嬸子給你留熱乎飯,教你做簡單活兒,保準不讓你受委屈。那些沒良心的,就該狠狠罰,給大夥長長記性!”
年輕社員小周用力點頭,攥緊拳頭:“社長,這制度太靠譜了!我年輕力壯,往後碰上老人提重物、殘疾人出行不便,肯定主動搭把手。咱社群主打一個互幫互助,絕不能容忍壞風氣。我提議,咱們定期組織幫扶小隊,盯著有沒有人作惡,也能隨時照顧弱者。”
會場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表態聲此起彼伏,熱烈的氛圍將大會推向高潮。小龍更是泣不成聲,抬手抹著眼淚,嘴唇囁嚅:“謝謝大家,我、我一定拼命幹活,不給社群添麻煩。”李明眼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