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共享之光:湯都區的變革之路(第2/4 頁)
細寫上擅長的菜系;要是會開車,就註明駕齡和準駕車型。需求也是一樣,別不好意思,缺啥就寫啥。只有資訊準確,才能精準匹配到合適的人幫您,您也能更好地幫助別人。”
這時,一位大媽關心地問:“這信譽積分到底能換啥呀?”
張偉興致勃勃地介紹:“信譽積分的用處可大啦!咱們社群專門為信譽積分獎勵機制開設了共享便利店和共享食堂。在共享便利店裡,像衛生紙、牙膏這些生活用品,都能憑藉積累的信譽積分免費兌換;在共享食堂,您只需消耗平日裡積累的積分,就能免費享受營養午餐。將來還會根據咱們社群集體參與這種共享互助活動的積極性為大家提供醫療服務站,來滿足大家平日裡的醫療需求而且也是隻需要消耗信譽積分就可以免費享受的福利。此外,積極主動為社群做貢獻,主動幫助他人也會獲得信譽積分。
值得一提的是,共享聯盟集團旗下的國企地產公司,已為新湯都區、綠城花園這類國企合作單位的共享區居民,建立了完善的教育、醫療、住房、養老等免費保障體系。就連未婚男女,都有免費的婚姻介紹場所。不過,使用這些社群性公共福利,雖無需貨幣,卻都要消耗信譽積分。比如,孩子入學優質的社群學校,從幼兒園到高等學府,依據學校資源和教育層級,需不同數額的積分;生病就醫,無論是日常體檢,還是專科治療,都能在社群醫療服務站或合作醫院,用積分支付;住房方面,從基礎住宅到高階公寓,根據房型和地段,入住要求不同積分;養老服務裡,從社群養老中心的日常照料,到專業護理服務,同樣靠積分兌換。甚至單身人士想在婚姻介紹場所尋覓伴侶,參加相親活動等,也得花費積分 。總之,積分越高,能兌換的東西就越豐富、越實用。”
接著,有個年輕人好奇地問:“您剛才提到資源互換評估,這是咋回事啊?真能實現不要錢的物物交換?”
張偉點頭肯定道:“沒錯!就拿張大爺種了很多自家吃不完的蔬菜,而李大姐養的雞下了不少雞蛋來說。張大爺在平臺上釋出想用蔬菜換雞蛋的資訊,李大姐看到後,雙方透過人工智慧小i進行資源互換評估。小i會根據市場價格、物品品質等多方面因素,給出一個合理的交換比例。假如評估後,確定5斤蔬菜能換10個雞蛋,雙方都同意,這交換就達成了。整個過程不需要貨幣,純粹以物易物,方便又實在。”
就在大家對共享化生活的各項機制逐漸有了清晰認知,交頭接耳討論得正熱烈的時候,原湯都區的陳大哥滿臉疑惑地站了起來,大聲問道:“小張,你說了這麼多,這按需分配聽起來確實不錯,可誰來保證每個人都能遵守規則呢?要是有人故意多領物資,佔大家的便宜,那該咋辦?”
張偉聞言,神色莊重地看向大家,語重心長地回應:“陳大哥,你這個問題問到了關鍵之處。咱們的按需分配機制,離不開全民監督。要是有人超領物資,小i會立刻發出詢問。比如,某天老王女兒過生日,老王多領了一些水果,他必須如實回答原因。這個回答會展示在社群每位社員的智慧手環聊天公屏上,並且小i還會與相關人員核實情況,並且會在那之後對社員實際超領物資進行監督,如果老王所說屬實那麼再由大家集體評定領取的合理性。但要注意,任何人不能因個人矛盾惡意對他人評定惡意差評或者詆譭他人,一旦發現,就會扣除相應積分。此外,弄虛作假套取社群共享便利店的共享資源,小i會觸發資源換取的遮蔽功能,打個比方,你自己已經讓他人幫你領取了你本該領取的資源,結果你又自己來領用那不止本次兌換功能會被觸發,還有可能根據你給出的後續問答觸發積分扣除機制。所以啊咱們的宗旨是互利共享、共建共享、集體監督,只有人人誠實守信這樣,共享化生活才能越來越好。”
一直沒吭聲的李奶奶,顫顫巍巍地站起來:“小張啊,我年紀大了,這些新東西我弄不明白,可咋辦喲?”
張偉趕緊走過去,扶著李奶奶坐下,溫和地說:“李奶奶,您彆著急。到時候會有志願者一對一教您,保證讓您也能輕鬆享受共享化生活的便利。這共享化生活,就是要讓老老少少都能受益。”
隨著張偉的解釋,居民們的表情從最初的疑惑、擔憂,逐漸變得有了一絲期待。陽光愈發燦爛,照在廣場上,彷彿也在預示著共享化生活的美好未來。而這,僅僅是共享聯盟集團推動共享化程序的一個小小場景,在這片土地上,一場關乎生活模式變革的浪潮正悄然湧起。
過了一段時間,新湯都鎮的共享化生活已步入正軌,互助匹配機制和信譽積分體系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