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段:初入四合院第10章 善意展現(第1/2 頁)
在四合院的日子裡,李陽努力跨越語言和習慣的障礙,積極融入這個溫暖的大家庭。隨著彼此瞭解的加深,他越發渴望能為鄰居們做些實事,用自己從現代帶來的知識,回饋大家一直以來的包容與照顧。
入秋後,天氣轉涼,四合院的孩子們在院子裡玩耍時,時不時傳出咳嗽聲。李陽注意到,許多孩子咳嗽頻繁,卻不見好轉,家長們雖心急如焚,卻也只能乾著急。
一天,李陽去孫大媽家串門,正巧看到孫大媽的小孫子強強又咳得滿臉通紅。孫大媽心疼地拍著孩子的背,眉頭緊皺:“這孩子,咳嗽好幾天了,藥也吃了,就是不見好,可愁死我了。”
李陽走上前,關切地詢問強強的症狀,又仔細檢視了他的舌苔和喉嚨。憑藉在現代學到的一些醫學常識,他判斷強強可能是肺熱咳嗽,光靠吃藥效果不佳,還需要從飲食上調理。
“孫大媽,您先彆著急。我知道一種食療的方法,說不定對強強的咳嗽有幫助。”李陽安慰道。
孫大媽半信半疑地看著他:“孩子,你還懂這個?”
李陽笑著點頭:“我以前學過一些。咱可以用雪梨、冰糖和川貝蒸著給強強吃,雪梨能潤肺清熱,冰糖和川貝也有止咳化痰的功效,對這種咳嗽很有好處。”
孫大媽聽了,雖然有些將信將疑,但看著孩子難受的樣子,還是決定試一試。李陽陪著孫大媽去集市上買了雪梨和川貝,回到家後,他親自下廚,按照記憶中的方法,將雪梨去核,放入冰糖和川貝,上鍋蒸熟。
強強吃了幾口蒸雪梨,咳嗽果然減輕了不少。孫大媽又驚又喜:“小李,你可真神了!這法子還真管用。”
李陽笑著說:“孫大媽,這只是個小偏方,不過確實挺有效的。您讓強強多吃幾次,應該能好得更快。”
從那以後,李陽用這個方法,幫助了不少咳嗽的孩子。四合院的家長們對他感激不已,孩子們也都親暱地稱呼他為“李陽哥哥”。
解決了孩子們的咳嗽問題後,李陽又把目光投向了四合院的日常生產生活。入冬後,天氣愈發寒冷,四合院的水管經常被凍住,給大家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一天清晨,李陽像往常一樣準備去打水,卻發現水管被凍得嚴嚴實實,一滴水也流不出來。這時,趙大叔也走了過來,看著凍住的水管,無奈地嘆了口氣:“這鬼天氣,年年都這樣,水管一凍,大家用水可就麻煩了。”
李陽看著水管,腦海中突然浮現出在現代看到的解凍水管的方法。他靈機一動,對趙大叔說:“趙大叔,我有個辦法,說不定能把水管解凍。”
趙大叔好奇地看著他:“啥辦法?孩子,你快說說。”
李陽解釋道:“我們可以用熱毛巾裹住水管,然後用溫水慢慢澆,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讓水管裡的冰融化。”
趙大叔聽了,覺得有些道理,便和李陽一起行動起來。他們找來熱毛巾和溫水,按照李陽說的方法,小心翼翼地給水管解凍。不一會兒,水管裡就傳來了“咕嚕咕嚕”的聲音,緊接著,一股水流緩緩流出。
“成功了!”趙大叔興奮地喊道,“小李,你這辦法可真行,多虧了你啊。”
李陽笑著說:“趙大叔,這都是一些小常識,能幫上忙就好。以後再遇到這種情況,咱就用這個方法。”
這件事很快在四合院傳開了,大家對李陽的聰明才智佩服不已。張大爺拍著李陽的肩膀說:“小李啊,你可真是咱四合院的福星。這辦法要是早知道,每年冬天也不用為這水管發愁了。”
李陽不僅在生活小事上幫助鄰居,在一些生產技能方面,也發揮了自己的專長。有一次,四合院的王大哥在修理家裡的農具時,遇到了難題。一把鋤頭的木柄斷了,他想換個新木柄,可怎麼也裝不牢固。
李陽得知後,主動來到王大哥家幫忙。他仔細觀察了鋤頭和木柄的情況,發現是因為木柄的尺寸不太合適,而且安裝方法也不太對。
“王大哥,我來試試。”李陽說著,從自己屋裡拿來一些工具。他先用鋸子把木柄多餘的部分鋸掉,然後用砂紙將木柄打磨光滑,使其與鋤頭的介面更加契合。接著,他在木柄和介面處塗上一些膠水,用力將木柄插入鋤頭中,再用繩子緊緊地捆綁固定。
經過一番努力,鋤頭終於修好了。王大哥拿起鋤頭,試了試,十分滿意:“小李,你這手藝可真不錯,比我自己修得好多了。”
李陽笑著說:“王大哥,這都是些小技巧。您以後要是再遇到農具修理的問題,儘管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