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段:初入四合院第4章 努力適應(第2/3 頁)
地自言自語道。
這時,住在隔壁的張大哥聽到了動靜,走了過來。
“小李,怎麼啦?”張大哥問道。
李陽苦著臉說:“張大哥,我打水的時候繩子斷了,水桶又掉下去了。”
張大哥看了看井裡,安慰道:“彆著急,我去拿工具,咱們把水桶撈上來。”
張大哥很快拿來了一根長長的竹竿和一個鐵鉤,他趴在井邊,小心翼翼地將竹竿伸進井裡,試圖用鐵鉤勾住水桶。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小李,你在旁邊幫我看著點。”張大哥說道。
經過一番努力,張大哥終於勾住了水桶,將其提了上來。
“太感謝您了,張大哥。”李陽感激地說道。
張大哥笑著說:“都是鄰居,互相幫忙是應該的。你這繩子斷了,我回去給你找根新的換上。”
又有一次,李陽在燒火做飯的時候,不小心把火星濺到了旁邊的柴堆上,引起了一小片火災。
“哎呀,著火啦!”李陽驚慌失措地喊道。
住在附近的李大媽聽到喊聲,迅速拿著水桶跑了過來。
“小李,別慌!”李大媽一邊說,一邊將水澆在著火的地方,很快就把火撲滅了。
李大媽看著驚魂未定的李陽,說道:“小李,燒火的時候要小心點,別讓火星濺出來。”
李陽愧疚地說:“李大媽,對不起,給您添麻煩了。”
李大媽拍了拍他的肩膀:“孩子,沒事,以後注意就行了。”
儘管遇到了這麼多的困難和挫折,但李陽並沒有氣餒。他在鄰居們的鼓勵和幫助下,不斷地練習和改進。
隨著時間的推移,李陽的打水技術越來越熟練,能夠輕鬆地在短時間內打滿一桶水;他燒火做飯的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做出來的飯菜越來越可口;洗衣服也不再是難題,他能夠把衣服洗得乾乾淨淨。
一天,四合院的廚房需要重新修繕一下。李陽主動提出幫忙。
“我來給大家搭把手。”李陽說道。
他跟著幾位鄰居一起,搬磚、和泥、砌牆,忙得不亦樂乎。
“小李,沒想到你這力氣還不小呢。”一位鄰居笑著說道。
李陽擦了擦臉上的汗水,說道:“能為大家出份力,我高興。”
在修繕廚房的過程中,李陽學到了很多關於建築和修繕的知識和技巧。
不久後的一個下雨天,四合院的一間房屋開始漏雨。李陽二話不說,爬上屋頂,冒著雨修補漏洞。
“小李,小心點啊!”院子裡的人們紛紛喊道。
李陽在屋頂上大聲回應道:“大家放心,我馬上就修好!”
經過一番努力,房屋終於不再漏雨,李陽卻被雨水淋得渾身溼透。
大家紛紛拿來毛巾和乾淨的衣服,讓李陽趕緊換上,以免著涼。
“孩子,你這太拼命了,可別把自己累壞了。”王大媽心疼地說道。
李陽笑著說:“大媽,沒事,能為大家解決問題,我心裡踏實。”
在不斷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中,李陽逐漸成為了四合院生活中的一把好手。他不僅能夠照顧好自己的生活,還經常幫助鄰居們解決各種問題。
有一次,劉大爺的椅子壞了,李陽主動幫忙修理。他運用自己學到的木工技巧,很快就把椅子修好了。
“小李,你這手藝真不錯!”劉大爺稱讚道。
李陽不好意思地撓撓頭:“大爺,您過獎了,這都是跟大家學的。”
又有一天,趙大嫂家的窗戶關不嚴實,冬天風直往裡灌。李陽找來工具,把窗戶修得嚴絲合縫。
“小李,真是太感謝你了,這個冬天我們家可暖和多了。”趙大嫂感激地說道。
李陽微笑著說:“大嫂,別客氣,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漸漸地,李陽與四合院的鄰居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大家不再把他當成一個外鄉人,而是當作自家人一樣看待。
在一個溫暖的夜晚,四合院的人們聚在一起聊天。
“小李啊,你剛來到咱們院子的時候,啥都不會,現在可真是大變樣了。”王大媽感慨地說道。
李陽笑著說:“這都多虧了大家的幫助和教導,我才能這麼快適應這裡的生活。”
“是啊,咱們這四合院就是一個大家庭,大家相互扶持,日子才能越過越好。”劉大爺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