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聯合研究的波瀾與突破(第1/2 頁)
合作協議的簽署為宇宙聯邦與新維度文明的攜手共進奠定了基石,但真正的合作之旅才剛剛啟程,前路佈滿未知與挑戰。艾瑞克和莉娜迅速投入到聯合研究專案的籌備與推進中,他們深知,這不僅是一次科技的交融,更是兩個文明相互理解、共同成長的契機。
聯合研究小組的首次會議在宇宙聯邦最先進的科研基地召開,來自雙方文明的頂尖科學家們齊聚一堂。艾瑞克站在巨大的會議桌前,目光掃視著每一位成員,心中滿是期待與責任。“各位,今天我們站在這裡,開啟的是前所未有的探索之旅。我們要打破維度的界限,挖掘知識的寶藏。”
新維度文明的首席科學家,身形高大且周身散發著神秘能量微光的澤爾,微微頷首,透過翻譯裝置回應道:“我們帶來了對維度能量獨特的理解,相信與宇宙聯邦的智慧結合,必能開啟新的篇章。”
研究初期,雙方在技術理念和研究方法上存在顯著差異。宇宙聯邦的科學家們習慣從宏觀的宇宙規律出發,透過大量的資料觀測和實驗驗證來推導理論;而新維度文明則更側重於從微觀的能量本質入手,憑藉對能量波動的敏銳感知構建知識體系。這種差異導致在研究方向的確定上,產生了激烈的爭論。
在一次關於維度能量轉化效率的討論中,宇宙聯邦的科學家艾麗提出:“我們應該在現有能量轉化模型的基礎上,逐步最佳化引數,透過多次實驗來提升轉化效率。”
澤爾卻持有不同觀點:“在我們的認知裡,能量轉化並非簡單的引數調整,而是要找到能量的核心共振點,從根本上改變能量的執行模式。”
雙方各執一詞,爭論陷入僵局。艾瑞克看著會議室裡劍拔弩張的氣氛,站起身來:“大家先冷靜一下,我們不妨換個思路。兩種方法都有其合理性,我們可以同時進行小規模的實驗,對比結果,再決定下一步的方向。”
眾人接受了艾瑞克的提議,研究工作得以繼續推進。然而,實驗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在嘗試澤爾提出的核心共振點實驗時,研究小組遭遇了巨大的難題。實驗裝置頻繁出現能量過載的情況,強大的能量衝擊使得實驗室的防護系統多次報警,甚至有一次差點引發小型爆炸。
“這樣下去不行,我們必須找到問題的根源。”艾瑞克看著受損的實驗裝置,眉頭緊鎖。他和澤爾帶領團隊成員,對實驗資料進行了細緻入微的分析,終於發現是因為對新維度文明能量波動的特殊頻率把握不夠精準,導致在尋找共振點時出現偏差。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艾瑞克和澤爾決定深入交流各自文明的能量理論。他們日夜探討,分享著每一個細節和經驗。在這個過程中,雙方逐漸理解了彼此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也發現了許多共通之處。
經過數週的努力,他們終於找到了調整實驗的關鍵所在。透過重新校準實驗裝置,精確匹配能量頻率,成功地實現了能量的核心共振,維度能量轉化效率得到了顯著提升。這一突破讓整個研究小組為之振奮,也為後續的研究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與此同時,莉娜在軍事合作方面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宇宙聯邦和新維度文明的軍事體系截然不同,從武器裝備到戰術策略都存在巨大差異。為了實現有效的軍事協作,莉娜組織了多次聯合軍事演習,讓雙方的軍事人員相互熟悉對方的作戰方式。
在一次模擬戰鬥演習中,宇宙聯邦的艦隊採用了傳統的包圍戰術,試圖對模擬目標進行全方位打擊。然而,新維度文明的戰艦卻憑藉其獨特的空間躍遷技術,輕鬆突破了包圍圈,打亂了宇宙聯邦艦隊的部署。
“這種空間躍遷技術太靈活了,我們必須找到應對的方法。”一位宇宙聯邦的艦隊指揮官感嘆道。
莉娜意識到,簡單的戰術模仿無法發揮雙方的優勢,必須探索出一種融合雙方特色的全新作戰模式。她與新維度文明的軍事將領們展開了深入的研討,分析雙方武器裝備和戰術的優缺點。
經過反覆的推演和實驗,他們提出了一種“協同互補作戰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宇宙聯邦的艦隊利用其強大的火力和防禦能力,構建穩固的防線,吸引敵方的注意力;新維度文明的戰艦則利用空間躍遷技術,在關鍵時刻進行突襲,攻擊敵方的薄弱環節。
為了驗證這種作戰模式的可行性,莉娜組織了一次大規模的聯合軍事演習。在演習中,雙方艦隊緊密配合,成功地完成了各項任務,展現出了強大的戰鬥力。這次演習的成功,不僅增強了雙方在軍事合作上的信心,也為未來可能面臨的危機提供了有效的應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