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邊疆之行 生死之際(第1/1 頁)
為了平息朝廷內部的紛爭,同時讓楊建波的科技在大唐發揮更大的作用,李世民決定讓楊建波前往邊疆。
邊疆之地,戰事頻繁,軍需物資供應困難。楊建波帶著自己的發明和一群忠誠的隨行人員踏上了這段充滿挑戰的旅程。
到達邊疆後,楊建波立刻著手解決軍需問題。他為軍隊設計了一種簡易的帳篷搭建工具,能夠在短時間內搭建起堅固的營帳,大大提高了軍隊駐紮的速度和安全性。
此外,他還改進了火藥配方,製造出了威力更強的火炮,讓邊疆的防禦工事更加堅固。
楊建波的發明讓邊疆將士們如虎添翼,多次打退了來犯的敵軍。
然而,邊疆的生活條件艱苦,楊建波時常面臨危險和困難。但他從未退縮,始終堅守著自己的職責。
在一次戰鬥中,楊建波不幸受傷,生命垂危。訊息傳到長安,李婉兒得知後心急如焚,立刻請求李世民派她前往邊疆照顧楊建波。
李婉兒風風火火地趕到了邊疆,當她看到病榻上虛弱的楊建波時,淚水奪眶而出。
在楊建波最需要人的時候,李婉兒的陪伴給了他無盡的溫暖和力量。在李婉兒的悉心照料下,楊建波的傷勢逐漸好轉。
康復後的楊建波和李婉兒在邊疆度過了一段難忘的時光。他們共同探討科技在軍事上的應用,為邊防的鞏固出謀劃策。
然而,邊疆的局勢依然嚴峻,敵軍的威脅並未完全解除。楊建波意識到,必須進一步加強科技研發,才能徹底保衛邊疆。
在一次軍事會議上,楊建波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計劃——利用現代的無線電技術,建立一個軍事情報網路,實現資訊的快速傳遞和指揮的統一排程。
李世民聽聞這個計劃後,大為讚賞,立刻調集資源支援楊建波的計劃。
為了建立軍事情報網路,楊建波帶領著一群優秀的工匠和學者日夜鑽研。
他們首先研究出了一種簡易的無線電發電機和發射接收裝置。雖然這些裝置的效能還無法與現代的裝置相比,但在唐朝這個時代已經堪稱奇蹟。
接著,他們設計了一套高效的訊號加密和解密方法,確保情報的安全傳輸。
經過數月的努力,第一座軍事情報網路基站終於建成並投入使用。這個基站能夠覆蓋方圓數百里的區域,實現了資訊的高效傳遞。
軍事情報網路的建立,讓邊疆的軍事情報傳遞速度大大提高,指揮系統也更加高效。敵軍的動向能夠及時被掌握,邊疆防線的安全性得到了質的提升。
然而,楊建波的科技事業還在繼續,他知道,未來的道路依然充滿挑戰,但他毫不畏懼。
由於楊建波在邊疆的卓越貢獻,李世民決定在長安皇宮舉辦一場盛大的宮廷盛宴,對他進行表彰。
皇宮內張燈結綵,賓客雲集。李世民親自迎接楊建波和隨行的將士們進入皇宮。
盛宴上,歌舞昇平,各種珍饈美味琳琅滿目。楊建波坐在席位上,心中充滿了激動和自豪。
李世民親自為楊建波獻上御酒和獎賞,並在朝堂上下對楊建波的功績給予了高度讚揚。
楊建波向李世民講述了自己在邊疆的經歷和科技專案的進展,李世民對楊建波的未來發展寄予了厚望。
此時,李婉兒走到楊建波身邊,兩人相視一笑,眼神中充滿了深情和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