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李定國歸順朝廷(第1/2 頁)
兩廣地區的大戰還在繼續。
朱慈烺他們這邊卻開起了會試。
黃宗羲與顧炎武,還有方以智,王夫之他們都參加了會試。
除了已經到呂布任職的朱舜水之外。
原本歷史上的“明末清初五大家”,全都積極參加了這一次考試。
除了這些有一定影響力和名氣的學者之外。
天津港匠戶之子魯大山和趙小金,竟然也參加了這次考試。
魯大山和趙小金坐在考場裡看著考卷,感覺腦袋嗡嗡嗡的。
因為這一次考試的內容跟之前大為不同。
什麼在同一個水池裡面有一根管子,放水有一根管子注水。
然後要多長時間能把水池放空,又或者是要多長時間才能把水池給注滿?
還有某個地區有一種什麼特產,要怎麼樣才能把這些特產給賣出去變成錢?
並且還要儘量賣上一個好價錢!
又或者是以某個地方為例項,給出了具體的地形地勢等條件。
問的卻是遇到了乾旱該怎麼辦?
遇到了洪水又該怎麼辦?
還有朝廷修建水泥公路的時候,各地的官吏和老百姓應該怎麼配合?
有人不配合甚至搞破壞的話,這又該怎麼應對和處理?
這一次考試的所有題目。
都是以現實中的事例為考題。
考的就是大家實際處理問題的能力。
哪怕是數學物理化學方面的考卷,也是以實際應用為主。
應用題這個東西並不新鮮,在之前的第2輪考試當中就已經出現了不少。
只是那個時候應用題的比例比較少。
現在卻全部都變成了應用題。
這讓很多考生頭疼不已……
這對於文化水平相對有限的魯大山和趙小金,那是光把題目看懂都很費勁了。
還有很多對於數理化不擅長的人。
哪怕文化水平相對夠用,能夠看明白題目的意思,同樣也是感覺無從下手。
所有題目都是應用題。
絕大部分考生拿到考卷之後都是懵圈的。
朱慈烺他們這是要快速篩選可用的人才。
因為現在他們太缺人手了……
……
現在朝廷的實際控制區域之內。
最近剛收復的遼東地區,還有人口10不存一的山西陝西地區。
基層的官吏大多都是空缺的。
朱慈烺不想讓一幫書呆子去治理地方。
那就只能透過這樣的方式來選拔人才。
等到以後朝廷大軍收復了江南地區,那麼需要的中下層官吏只會更多。
所以朱慈烺要以科舉考試為嚮導。
引導大量的讀書人去研究實用之學,研究怎麼解決實際的問題?
而不是隻會之乎者也的空談。
正所謂實幹興邦,空談誤國。
東林黨早就用他們的所作所為驗證了這一點。
朱慈烺和大明朝廷,都不需要那些只會嘴炮的廢物……
……
考場裡面的考生。
那真的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黃宗羲,顧炎武,方以智和王夫之。
還有很多跟他們志同道合,並且經常一起探討學問的考生。
拿到考卷之後,卻沒有那麼多的糾結。
反而是內心裡驚喜不已。
因為考卷上的很多事情他們都討論過,甚至有些事情就跟考題上幾乎一模一樣。
就跟後世高考押題押中了一般。
那些傢伙非常的開心,跟其他考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真的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啊!
不管考生覺得考卷難不難,都在想盡一切辦法考個好成績。
哪怕是明知希望不大,也要奮力爭先,畢竟機會難得嘛。
下一次可能又要等三年了……
……
朝廷這邊正在舉行科舉考試的時候。
朱慈烺突然收到了一個好訊息。
英國公沐天波和惠安伯張慶臻
不斷地派人去接觸成都平原的李定國。
自從張獻忠離開四川之後,雙方之間不但沒有打仗。
反而是交流變得越來越多。
沐天波和張慶臻率領的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