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欺君之罪、倒打一耙(第2/2 頁)
同時聽到朱慈烺提及他們都犯了欺君之罪。
文武大臣們再也坐不住了。
他們覺得皇位上坐著的是個刻薄寡恩的二傻子,現在造反的又是一個瘋癲痴狂的瘋子。
攤上這麼一個皇帝和太子。
他們覺得自己簡直是倒了八輩子血黴!
這老朱家的江山覆滅也罷,反正只要不影響他們升官發財就行。
但是現在這個造反的瘋子。
竟然說滿朝文武都犯了欺君之罪,這還了得?
這個瘋子不會是想要在亡國之前,把他們全都以欺君之罪給斬盡殺絕吧?
於是禮部尚書率先跳了出來:“太子殿下,雖然您貴為太子,但是您也不能信口開河,肆意汙衊他人吧?
再說您本就是當朝太子,早晚都能順理成章地繼承皇位,太子殿下為何要行此大逆不道之事,非要帶兵造反呢?”
朱慈烺看了一下,他並不認識這個傢伙究竟是誰。
雖然他的記憶力過目不忘,但那是穿越之後的事情。
穿越之前看過的資料,他卻沒話完全記得清楚
並且這些年他一直沒有露面,跟朝堂上的大臣更沒有什麼交集。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在崇禎時期,那些內閣大臣和六部高官,人員更換的頻率實在是快得驚人。
據相關統計,崇禎在位十七年裡,撤換內閣大學士達 50 人之多、六部尚書 67 人、都察院御史 132 人,此等頻繁的人事變動,堪稱歷朝歷代之最!
朱慈烺皺著眉頭仔細瞧了一下。
還是沒能辨認出對方的身份:“這位大人官居何職,尊姓大名呀?”
禮部尚書之所以膽敢挺身而出。
那是因為造反的人是當朝太子,崇禎皇帝還穩穩地坐在皇位上呢!
所以他們認為崇禎皇帝對太子朱慈烺,會有著一種天然的壓制力。
另外就是為了保住自己的老命,免得被朱慈烺以欺君之罪砍了腦袋。
所以不得不跳出來說話。
如果換成是其他人造反的話。
他們肯定不敢吭聲……
……
聽到太子朱慈烺的問題
禮部尚書回道:“本官管紹寧,目前擔任禮部尚書一職。”
朱慈烺道:“哦,原來是禮部尚書啊!造反的事情不歸你管,都說了這是我們老朱家內部的事情。反正你們也不在乎誰當皇帝,只要不影響你們升官發財就行,所以你就別說那些冠冕堂皇的假話空話了。
我們還是來說一說欺君之罪的事情,既然你是禮部尚書,那麼想必您也應該清楚欺君之罪該如何處置吧?”
管紹寧道:“本官當然心知肚明,這是滿朝文武皆熟知的大明律,臣子若犯了欺君之罪,輕則罷官削職流放千里,重則抄家滅族。
太子殿下多年來從未露面,不接受博學之士的教導,也從不向陛下和皇后請安。一直稱病不曾盡孝,現在看來卻是安然無恙,太子殿下這是自知犯了欺君之罪嗎?”
牛批!
朱慈烺都想給他點個讚了。
不愧是明朝末期的文官,這嘴上功夫當真是厲害非凡。
竟然一下子把欺君之罪的罪名,反過來扣在了朱慈烺的頭上。
果然不愧是一群巧舌如簧的嘴炮王者啊!
難怪崇禎皇帝會被他們給忽悠瘸了。
看來除了崇禎皇帝本身是個二傻子之外,這些傢伙的嘴上功夫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呵呵!”朱慈烺冷笑連連:“本太子有沒有犯欺君之罪,還輪不到你來多嘴。再說這一切都是你們逼的,要處罰也是先處罰你們。
此人欺君罔上,貪贓枉法。企圖離間天家父子,其罪可誅。來人、將他拿下,拖出去斬首示眾,抄家滅族……”
“遵命……”立刻有身披鎧甲的將士上前捉拿管紹寧。
管紹寧趕緊聲嘶力竭地大喊道:“老臣是冤枉的,請陛下為老臣做主……”
很多文官也跟著喊了起來:“請陛下為臣等做主……”
崇禎皇帝那個糊塗蛋。
到了這個時候,居然依舊深信朝堂上的文官,卻不相信太子朱慈烺所說的話。
於是乎、崇禎皇帝那個二傻子又站了起來怒喝道:“逆子,趕緊給朕住手。朕還沒死,這些事情輪不到你來做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