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一個像夏天一個像秋天(第1/1 頁)
陸玖忽然放大了她的一張照片,“哎,這看著是不錯哈,你這不是能吃出來嘛?”
那是周禧在她家樓下小飯店吃午飯時拍的,兩個爐包。
韭菜肉餡的,肉切成大塊,韭菜調味鹹香,發麵的包子皮鬆軟,底部是酥脆的油煎底。
她在滬市讀書上班這些年,生煎包、水煎包吃了無數次,哪個都比不上家鄉的爐包可口。
所以即使她味覺全無,可咬一口剛出鍋熱騰騰的爐包,那魂牽夢繞的滋味就像讀取了她大腦的磁碟,全被釋放出來。
周禧沒法解釋她為什麼能覺得“好吃”。
陸玖也不要聽她的解釋,他更像是在用事實論證:一個美食博主,並不需要味覺,也可以讓觀眾相信拍的食物很“美味”。
賽博美食,荒謬現實。
陸玖又說:“一個月夠不夠?你也可以趁這個機會想想有沒有想做的選題。”
周禧繼續動搖。
之前,她拍美食番剛火起來那會兒,有些“飄”,想拍個系列電影,有美食有故事有治癒人心的場景,就像《深夜食堂》或者《孤獨美食家》那種。當時國內其實也有不少類似形式和主題的號,慢生活小清新的畫風更是比比皆是,陸玖考察了一番市場以後,沒跟風做此類選題,轉而研究起直播帶貨了。
周禧不喜歡做帶貨主播,太緊繃了,鏡頭裡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都會被有心人關注甚至曲解。她更多時候是策劃以及出鏡拍些探店或趣味影片,只是隨著她作為和品牌捆綁得越來越深,也只能硬著頭皮每週“演”一場和廠家鬥智鬥勇為家人們爭取福利的戲碼,有時候她自己都想笑場。
陸玖知道她不喜歡,周禧也知道陸玖知道她不喜歡,可是主動中止賺錢是一件很難的事,讓老闆為了員工心情就主動中止賺錢就更是天方夜譚。
陸玖對周禧的“勸降”適可而止,先禮後兵,結束會議前他也說了兩句“狠話”:“你在我這兒,哪怕養老,我也能養著你。但你要是出走,解綁‘禧歡吃’不是一兩句話就搞定的,利益牽扯太多方面了,我不知道你是天真還是另有打算,競業協議你再好好看看,我一會兒還有個招商會要開,先這樣吧。”
周禧背上小挎包就走了,有點落荒而逃,儘管她也不知道自己逃的是什麼。
穿過華山路,走在梧桐樹下的小道上,周禧看這裡陌生又熟悉。
一如她回琴港市時,看著那裡的一切場景,也是這種陌生又熟悉的感覺。
她覺得很滑稽,讀書時不理解什麼是浮萍,什麼是“笑問客從何處來”,一息間全都懂了。
仰頭,春風清新,彌留在梧桐枝頭,那些綠色的葉子要等到秋天變黃時才會浪漫。
那時她會在哪裡,在做什麼呢?
回家正是晚飯時間,周禧從冰箱裡拿出用紙袋包裝的黃油魷魚絲,夾出來一盤放進烤箱,沒烤太久就取出來。
嘗不到味道。
或許應該去現場,從店員手裡拿一份小紙杯裝的試吃裝,那樣才最好吃——就像以前她們仨放假的時候最愛在商場排隊乾的那樣。
她一根根吃著烤出來的魷魚絲,偶爾舔一舔指頭上殘留的黃油,餐邊櫃的復古音箱上放著電臺的音樂,“我們一個像夏天一個像秋天,卻總能把冬天變成了春天~”
真應景,周禧笑著拿起手機,想要給田恬發條訊息表示感恩。
結果田恬先一步發來“呼救”:“要命了!我們那個兼職的店員把腳摔骨折了!”
王知夏秒回:“在你店裡?有監控嗎?”
田恬:“那倒不是,在他家摔的……但是我沒有店員了!”
王知夏發語音,吐槽他們新店開業,生意也沒好到忙不過來吧,兩口子自己一邊接待一邊招人不就得了。最後又說她這兩天沒課,可以去幫把手。
周禧已經把一盤不知滋味的魷魚絲吃完了,她把沾了油的烘焙紙抽出來扔進垃圾桶。
垃圾桶裡還有一大袋醬鴨舌,只有一袋開了口,剩下的全都包裝完好,孤零零的躺在粉嫩嫩的垃圾袋裡——那是今天她吃了一個發現沒味道的時候惱羞成怒一股腦扔進去的。
現在,她反思了自己怎麼能做浪費糧食這樣的壞事後,把垃圾桶裡的小零食又都撿回來裝進密封袋。
洗手,擦乾淨,她回覆群訊息:“我也可以。”
也可以去店裡幫忙。